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大面积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近年随交通事故增加而伴发的严重创伤之一 ,也是急诊外科医师所面临的较为棘手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将撕脱的大张皮肤切下制成断层皮片再植 ,不仅费时费力 ,功能较差 ,而且又人为地牺牲了蒂部残存的唯一血供。近几年来我院尝试了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此种创伤 ,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 ,疗效优于其它植皮法[1] 。本文选自 1990年 12月~ 2 0 0 1年12月收治 5 1例撕脱伤中的 2 1例皮损相对完整、采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的病例 ,随访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9例 ,年龄 5~…  相似文献   
2.
C反应蛋白动态检测对严重多发伤并发MODS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评价严重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价值。方法:将76例严重多发伤按相关标准分为MODS组(A)与非MODS组(B)。将两组伤后第1、7、14、21天各时相点测量的CRP值及CRP/LDL(炎症危险指数)的比值分别输入计算机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B两组CRP动态值及CRP/LDL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动态监测CRP和CRP/LDL对临床监测严重多发伤后并发MODS的可能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肠外瘘是临床医生十分棘手而又难以处理的危重病症.20世纪60年代病死率高达40%~60%.70年代以来,随着外科营养、重症监护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对肠外瘘病理生理的认识和治疗策略的改观,死亡率已降至10%~20%[1].作者通过对过去18年中诊治的各类型肠外瘘26例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试图探讨早期诊断及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从中汲取教训,与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使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及早确定诊断,得到正确合理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11月救治的912例严重多发伤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综合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组织实施经验。方法 对 3年来我院急诊科接诊处理的 6 84例严重多发伤 (ISS评分≥ 16分以上 )患者的年龄构成、致伤原因、急救复苏的相关技术要点、抢救结果作了系统性回顾分析。探讨了多发伤临床特点以及急救诊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结果  2 0 - 39岁患者占本组严重多发伤的 74 .8%。GCS评分 10 .8± 3.6 ,ISS评分 2 4 .3± 14 .5 ,休克 2 0 5例 ,休克发生率达 2 9.9% ,休克抢救成功率达 86 .4 %。合并急性肺损伤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10 6例 ,占 15 .7%。死亡 78例 ,占严重多发伤的11.4 %。结论 严重多发伤的紧急救命术应有急诊外科或创伤急救中心组织实施 ,这是解决急诊现存运行模式中诸多弊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1.5岁。因发现左臀部渐进性增大的肿块三周余,于1985年9月3日住院。体检:发育营养一般。左腹股沟区扪及二枚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质中等,触痛(±),心肺腹部无异常发现。左臀部近肛门缘处明显隆起,皮下静脉轻度怒张,局部触及一鸡蛋大小的硬性肿块,界不清,固定。穿刺阴性。x线平片未发现肿块阴影及钙化斑点。入院后3日拟诊“肉瘤”。在氯胺酮麻醉下手术。术中见肿块与肌组织、尾骨尖等广泛浸润粘着,内侧面溃破似烂鱼肉样,遂将此一并切除。病理检查:肿瘤约 7×4×3cm~3,无包膜,部面呈灰白色,间有小片溃烂。镜下见瘤组织呈典型双相分化图象,并被纤维组织梁索分隔为多个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早期诊断与急救处理.方法 对确诊的FES病历逐一用“10分法”标准量分,早期明确诊断后即给予大剂量甲强龙冲击、乌司他丁抑制炎性介质释放、低分子肝素抗凝、纠正低氧血症等急救处理.结果 经综合性救治处理,129例中临床治愈83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12例(有11例要求转回基层医院后续治疗,1例放弃),死亡13例,病死率10.1%.结论 FES救治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3例,肿瘤样钙质沉着病,兹综合国内已报告的病例(见表)共计15例。本文着重分析讨论此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有关的并发症。本院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检验自制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穿刺器械在家犬血气胸模型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自制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穿刺器械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抗拉强度、置管时间、引流效果等,发现自制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穿刺器械在置管时间、抗拉强度方面显著优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引流效果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十分法”诊断标准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993年1月至2012年2月收住院,采用Gurd“金标准”确诊为脂肪栓塞综合征,包括暴发型、典型及非典型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共计129例设为脂栓组.另外抽取2005年7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单发或多发长骨干和/或骨盆骨折经临床观察无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表现者97例设为非脂栓组.剔除的标准:单纯的颅脑伤、胸部外伤、脊柱骨折、创伤失血性休克或合并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两组基本情况和原发病种具有可比性.应用“十分法”诊断标准对入组病例逐个进行量化评分,结果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 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早期诊断价值以D-二聚体升高所占比例最高(74.1%),其次为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63.6%)及低氧血症(57.4%).脂栓组≥10分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脂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02.6,P<0.01).“十分法”诊断标准的灵敏度为96.12%,特异度为99.8%.结论 应用“十分法”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能对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做出早期诊断,极大地降低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