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动脉超声预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n=203)和不伴糖尿病患者(n=251)的股动脉超声结果显示:(1)冠心病伴糖尿病者股动脉内径和阻力增大;(2)该组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因此,股动脉超声指标可能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9岁,农民。因无明显诱因咳嗽、胸闷1个余月,在当地医院胸透示双侧胸腔积液,经多次抽胸水均为血性,未查到癌细胞。又做胸膜活检,但仍无异常发现。半月后又来我院门诊,查体: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胸部左侧腋线前第5肋间以下、右侧腋前线第7肋间以下叩实,呼吸音消失,左侧腋后线第7肋间有一桃核大肿块,质中等硬度,活动度欠佳,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164例分为硬化组 12 2例和非硬化组 42例 ,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心电图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冠状动脉病变者 12 2例 ,累积病变血管 2 45支 ,其中左前降支 98支 (40 % )、右冠状动脉 72支 (2 9.4% )、左回旋支 60支 (2 4.5% )、左主干 15支 (6.1% ) ;单支50例 (41% )、双支和三支各 3 6例 (2 9.5% ) ;狭窄程度以 75%~ 94%占大多数 10 4支 (42 .4% )、95%~ 10 0 %占次位 75支(3 0 .6% )。ECG对冠心病诊断存在假阳性 (9.5%~ 3 0 .9% )。硬化组的年龄、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TC、TG、LDL C异常及GLU、TC、LDL C、SBP、DBP值与非硬化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2组间的饮酒 ,HDL C、APOA和APOB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但 2组的TG水平均高于异常临床界值 ,TG >1.7mmol/L。结论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TC、TG和LDL C水平、吸烟  相似文献   
4.
5.
综合治疗急性硫化氢中毒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采用高压氧、换血疗法、解毒剂等综合措施抢救8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的经过。  相似文献   
6.
颈动脉、股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颈动脉、股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股动脉IMT及有无斑块形成,与CAG结果对照。结果非冠心病组、冠心病不同分支病变组患者颈动脉、股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和冠状动脉计分随CAG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值分别为<005、<001),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计分呈正相关(r=0726,P<001),股动脉IMT与冠状动脉计分呈正相关(r=0707,P<001)。颈动脉、股动脉IMT及斑块指数对冠心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分别为776%、793%、862%、845%)、特异性(分别为846%、808%、538%、615%)和Kappa值(分别为057、053、046、047)。结论颈动脉、股动脉超声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点。方法 对2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或总胆固醇(TC)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管造影特点的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年龄组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冠状动脉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降低,三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受累比例增高,视网膜病变亦增多并趋于严重,而其在TC异常组与TC正常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与血糖、年龄、甘油三酯、性别等因素相关,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血糖和年龄相关。结论 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年龄的增长能同时加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和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脂及增龄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造影及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按年龄、血脂及年龄与血脂分组,对203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管造影及微量蛋白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60岁组相比,≥60岁组冠状动脉四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LM)受累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严重,24h尿微量蛋白定量高;TC异常组与TC正常组相比,CAG、FFA及24h尿微量蛋白定量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血脂进行交叉分组对比分析,TC正常高龄组较TC异常低龄组冠状动脉四支血管病变及LM受累多,DR严重,24h尿微量蛋白定量高。结论 TC降低不能改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及微量蛋白尿特征随增龄而改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微量蛋白尿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微量蛋白尿分组,对18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微量蛋白尿阴性组相比,微量蛋白尿阳性组患者具有高龄、高血压、高体重指数、高血糖、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且CAG单支血管病变少,多支血管及弥漫性病变多,血管狭窄程度重,左室射血分数低,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结论微量蛋白尿检测可作为早期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指标之一。微量蛋白尿阳性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广泛、弥漫且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超声观察颈动脉血流参数、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指数(PI),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径和血管阻力指数均增加(P〈0.05),IMT及PI随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可以间接判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的一项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