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产后甲状腺炎(post partum thyroiditis,PPT)指妇女在妊娠和妊娠前无甲状腺功能异常,在分娩或流产后一年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类型。文献报道产后甲状腺炎的患病率有很大差异,为1.1%~16.7%,平均患病率为7.5%[1]。我国PPT的临床患病率是7.2%,亚临床患病率为4.71%[2]。典型病例容易诊断,不典型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和多样性,或以某一系统疾病症状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升提法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治疗组在口服降糖药基础上结合益气升提法辅助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各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HOMA-IR相比治疗前有降低,IAI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OMA-IR和IA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HOMA-IR明显降低,而IAI有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升提法辅助治疗具有降低血糖水平,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门冬胰岛素30单用或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异的影响及达标状况。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门冬胰岛素30、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简称二甲双胍组)、门冬胰岛素30+阿卡波糖(简称阿卡波糖组)治疗,保持三餐前和睡前血糖平衡,观察血糖波动指标、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胰岛素量及费用。结果 门冬胰岛素30组在晚餐后及2:00血糖高于二甲双胍组及阿卡波糖组;其余时间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8个时间点血糖标准差、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二甲双胍组及阿卡波糖组<门冬胰岛素30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则阿卡波糖组<门冬胰岛素30组。从治疗开始到达标时间门冬胰岛素30组较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长,低血糖发生率3组无显著性差异,每日2次胰岛素比例二甲双胍组>阿卡波糖组>门冬胰岛素30组,达标后胰岛素日用量门冬胰岛素30组、阿卡波糖组均>二甲双胍组(P<0.05),日费用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结论 单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波动幅度较大,从治疗到达标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可以降低血糖波动幅度,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联合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胰岛素日用量。  相似文献   
4.
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甜素在改善肝功能方面的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配对方法分对照组与治疗组 ,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肝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甜素同步改善ALT、AST、TBIL下降 ,A蛋白升高 ,G降低 ,在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常见症状也有较好疗效 ,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随机配对方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 ,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SB与PT。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促肝细胞生长素可以使SB、PT尽快复常 ,而且具有对比性。结论 :促肝细胞生长素的应用使患者的生存率增加 ,肝功能尽快恢复正常 ,无抗原性 ,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任传永  宣少平  张青森  沈诤 《新中医》2022,54(17):111-114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KD)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早期DKD 患者8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 例。2 组均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糖血压和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依帕司他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汤,2 组均连用12 周。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 和肾小球滤过率(GFR)] 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肢体浮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SCr、UAER 及GF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Cr、UAER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GFR 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SCr、UAER 水平低于对照组,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肾汤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DKD 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徐芬娟  朱娟飞  沈中秋  张青森  宣少平  沈飞霞 《浙江医学》2017,39(23):2121-2124,2128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门冬胰岛素30组21例,二甲双胍组23例,阿卡波糖组22例,西格列汀组21例,分别接受门冬胰岛素30单用、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0+阿卡波糖、门冬胰岛素30+西格列汀治疗至达标,持续治疗12周,比较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降糖疗效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均明显好转,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指标稳态模型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S)和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Matsuda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HOMA-S好转率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大于门冬胰岛素30组(P<0.05)。联合治疗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门冬胰岛素30组低,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与门冬胰岛素3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日胰岛素剂量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预混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其中以联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最佳,且降糖疗效更佳,胰岛素用量更少,未发现预混胰岛素基础上联合口服降糖药对β细胞功能有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