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首台引进的“S2275肺及全身扫描计数仪”的结构性能及初步应用体会。“S2275肺及全身扫描计数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外直接测量体内放射性核素种类、沉积部位和放射强度的内照射自动测量系统.可用于核事故受照人员及平时核作业人员内照射监测。  相似文献   
2.
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及成骨细胞的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强的扩增能力和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建立体外适宜的诱导培养条件,观察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材料来源: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胎盘6份,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机械法剥离羊膜组织,二步酶消化法分离收获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2.2×10~8L~(-1)密度接种,传至第1~2代用于诱导分化实验。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3×10~8L~(-1)密度接种,诱导培养液为含体积分数0.01的胎牛血清、10 mg/L转化生长因β1、100 nmol/L地塞米松、50 mg/L抗坏血酸、1%培养基添加物。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按6×10~7L~(-1)密度接种,诱导培养液为含体积分数0.1的胎牛血清、100 nmol/L地塞米松、50 mg/L抗坏血酸、5 mmol/Lβ-甘油磷酸。③实验评估:原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波形蛋白表达鉴定。分别于体外诱导第7,14,21,28天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的表达,细胞化学法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钙-钴法检测成骨细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茜素红S检测钙盐沉积情况。结果:①免疫组化与表型特征:人羊膜间充质细胞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和间充质细胞标志波形蛋白。②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诱导14 d后,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由长梭型逐渐变为多角形,可检测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及软骨细胞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聚糖。③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诱导21 d后,可观察到人羊膜间充质细胞的胞浆内有碱性磷酸酶表达,且可见钙盐沉积。结论:人羊膜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特性,可作为骨及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γ射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cx43和ANLN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的淋巴细胞,分别给予1、2、3、4、5、6 Gy的60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12 h,以及2 Gy照射后4、8、12、24、36、48、72 h,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cx43和ANLN基因表达改变.结果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x43 mRNA表达水平在2 Gy照射后4、8、12 h明显增高,分别为对照组(未照射组)的6.74、9.06、7.22倍(P<0.05);24~72 h,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变化.1、2、3、4、5、6 Gy剂量照射后12 h,cx4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ANLN mRNA表达水平在2 Gy不同时间点及1~5 Gy照射后12 h,表达降低(P<0.05),6 Gy照射后12 h其表达开始升高,为对照组的6.08倍(P<0.05).结论 γ射线照射2 Gy不同时间点及不同剂量照射后12 h,cx43基因表达上调,ANLN 基因表达下调.1~3 Gy剂量照射后12 h,cx43 mRNA表达在此范围内有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cx43可能会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学剂量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γ射线对人周围血淋巴细胞Tobl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数生长期的淋巴细胞,分别给予1、2、3 、4、 5、6 Gy的60 Coγ射线照射,照射后12、24 h,以及2 Gy照射后4、8、12、24、36、48、72 h分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各组Tobl基因表达改变.结果 2 Gy照射后4、24、36 h,Tobl mRNA表达水平升高,均是对照组(未照射组)的1.99倍以上(P<0.05).1~5 Gy范围内照射后24 h,Tobl mRNA表达水平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 Gy范围内照射后12 h,Tobl mRNA表达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 Gy时其表达水平达最高,为对照组的16.37倍(P<0.05).结论 γ射线照射后人淋巴细胞Tobl基因的表达,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的特定时间内呈剂量依赖性上调,Tobl可能会发展为核事故受照射人员的分子生物学剂量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定量PCR技术以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用以诊断或辅助诊断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和肿瘤等。介绍了如何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规范定量PCR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对PCR技术的背景、特点及临床PCR实验室设置、人员管理、操作规程的规范化及质量控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2、4 Gy X射线照射后人肺腺癌A549细胞miR-505体内、外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4 Gy X射线分别照射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以实时定量PCR(RT-qPCR)法检测A549细胞中miR-505表达水平.分别将0、2与4 Gy X射线照射后的A549细胞经尾静脉注射裸鼠制备裸鼠肺转移动物模型,检测裸鼠肺组织及血清中miR-505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结果:2 Gy X射线照射A549细胞后1、2、12、及24 h,miR-505表达均显著升高(升高倍数分别为:3.09、1.82、2.19及1.24倍,P<0.01);4 Gy X射线照射A549细胞后1、2、12 h,miR-505表达亦均显著升高(升高倍数分别为:2.99、2.06、1.86倍,P<0.01).0、2、4 Gy X线照射组裸鼠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miR-505表达显著升高(升高倍数分别为:9.28、16.55及6.84倍,P<0.05);miR-505在血清中表达水平0 Gy和2 Gy组分别为5.33和3.78,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2、4 Gy X射线照射可增加A549细胞miR-505的体内、外表达水平,可能与增强A549细胞体内、外侵袭转移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0Co -γ射线照射肺癌A549细胞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变化.方法:2 Gy剂量60 Co-γ射线照射肺癌A549细胞,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照射后4、12、24、48、72 h VEGF mRNA表达改变, 以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以对照组(未照射组)VEGF mRNA表达量为1,照射后4 h VEGF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8.83±3.01,P<0.05 ;14.67±7.18,P<0.01),48-72 h随后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中VEGF蛋白表达量,在照射后4 h 降低,随后开始升高,24、48 h达到高峰(600.86±20.87,P<0.05;594.75± 2.52,P<0.05),72 h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2 Gy剂量60Co-γ射线照射肺癌A549细胞后早期VEGF表达升高,我们推测此时可能是联合抗VEGF药物抑制肺癌转移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8.
自闭症是一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疾病。该病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自闭症的症状通常在患儿(12-18)个月时就有表现,但确诊却要在患儿(24—36)个月时才能做出,有个别的患者甚至到成人时才被诊断患有自闭症。其特征是极端孤僻、与人缺乏感情联系、语言障碍、刻板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X射线照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后 miRNA表达谱的变化,为寻找新的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健康成年男性外周血,给予 2Gy与 4Gy X射线照射后分别于 12h和 24h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各组细胞总 RNA,采用 Taqman低密度流体芯片技术检测照射组与对照组的 miRNA表达谱差异,并选取 4种 miRNAs进行 PCR单管验证。结果 2Gy与 4Gy X射线照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12h可诱导 283种 miRNAs表达上调,473种 miRNAs表达下调; 2Gy与 4Gy X射线照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24h可诱导 464种 miRNAs表达上调,331种 miRNAs表达下调。其中, 2Gy与 4Gy X射线照射后,有 20种 miRNAs同时表现出时间反应性,即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其升高倍数为 0.25~27.43倍; 8种 miRNA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下调倍数为 0.11~13.84倍。其次,照射 12h与 24h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仅发现 2种 miRNAs表现出剂量反应性,即随着照射剂量的升高而升高,其升高倍数为 0.16至 1.12倍; 24种 miRNAs随着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其下调倍数为 0.08~45.34。结论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 2Gy与 4Gy X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可筛选出多种差异表达的 miRNAs,这些差异表达的 miRNAs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反应性,可能是辐射损伤评估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0.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羊膜上皮细胞源于胎盘羊膜组织,表达干细胞标志分子及相关基因,但不表达端粒酶基因,具有非致瘤性,同种异体移植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还可分泌免疫抑制因子,防止移植后炎性反应的发生,因此可以看作是免疫赦免细胞.人羊膜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在不同生长因子的调节下,可分化为肝样细胞、心肌样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和胰岛样细胞等,在细胞替代治疗及组织再生医学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如此,仍还不能将人羊膜上皮细胞称之为严格定义上的干细胞,凼其小具有长期的自我更新和产生单个细胞克隆的能力,此外人羊膜细胞在体内分化成有功能的各种细胞类型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