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检测MMP-7在大肠管状腺瘤和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研究40例大肠黏膜、82例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76例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织中MMP-7的表达。结果大肠黏膜、散发性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和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组织中MMP-7阳性率分别为2.5%、32.9%、86.8%。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表达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管状腺瘤伴上皮不同程度异型增生组中MMP-7的阳性率分别为15.4%(轻、中度)、63.3%(重度),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MMP-7在腺瘤癌变中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大肠管状腺瘤癌变过程中MMP-7的阳性率逐渐升高,MMP-7可能参与大肠管状腺瘤癌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Livin、Survivin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胃癌组织和11例正常胃组织中Livin、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60.9%)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07,P<0.05),且Livin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239,P<0.05).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69.5%)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86,P<0.05).胃癌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表达无明显相关性(χ2=1.873,P>0.05).结论 Livin、Survivin与胃癌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宋晓昕 《河北中医》2013,(12):1917-1918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原因绝大多数是肿瘤的转移和复发。肿瘤转移是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复杂的、多步骤的连续过程^[1]。其中瘤细胞脱离原发灶是肿瘤发生转移的关键步骤和先决条件,各种细胞黏附分子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心^[2]。上皮钙黏附素(Epithelal cadherin,E-cad)是黏附索分子家族成员,属跨膜蛋白,与β-连接素(β-catenin,13-cat)连结合具有影响细胞的黏附性、运动性的作用。2003-01-2008-12,笔者通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20例E-cad及β-cat在不同大肠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两者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4岁。主诉腹痛8天,呕吐2天,以肠梗阻收入院。既往无腹痛史,家族中无相同疾病患者。查体:腹部膨隆,上腹部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偶尔闻及高调肠鸣及气过水声。腹透:中上腹部肠管明显扩张、胀气、可见多个液平,呈阶梯状排列,提示肠梗阻。术中距回盲部10cm处回肠系膜根部,可见肿物约25cm×20cm×8cm大小,质硬,肿物导致肠管扭转,回肠未端肠管坏死约100cm,将肿物及坏死肠管一并切除。病理检查巨检:坏死肠管一段,长约90cm。肠系膜根部可见大小20cm×15cm×6cm结节状囊实性肿物…  相似文献   
5.
宋晓昕 《河北医药》2010,32(16):2178-2180
目的探讨Fascin、β-连接素(β-catenin)及上皮钙黏附素(E-cadherin)在大肠腺瘤、腺瘤癌变及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腺瘤癌变,大肠癌中以上三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恶变Fascin阳性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和大肠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大肠腺瘤恶变和大肠腺瘤β-catenin胞浆/胞核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大肠癌β-catenin异位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5)。大肠癌中β-catenin、E-cadherin膜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P〈0.05),且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大肠癌中β-catenin异位表达与Fascin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711,P〈0.01),Fascin阳性表达与E-cadherin膜表达呈负相关(r=-0.803,P〈0.01),β-catenin膜表达E-cadherin膜表达呈正相关(r=0.849,P〈0.01)。结论三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三者的异常表达使大肠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具侵袭性,促进了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三者联合应用是预测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是大肠癌术后预后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Livin、Survivin的表达与化疗药敏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胃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ivin和Survivin的表达。新鲜胃癌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加入6种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顺铂、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培养48 h,MTT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癌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Livin、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组织( P <0*.05)。 Livi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时,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顺铂耐药性有关(P<0.05)。 Survivin高表达时,对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耐药性有关( P <0.05)。结论肿瘤中Livin、Survivin的过表达与部分化疗药物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8.
宋晓昕 《河北医药》2010,32(17):2370-2372
目的探讨Fascin在大肠腺瘤、腺瘤癌变、大肠癌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50例大肠腺瘤、30例大肠腺瘤癌变,40例大肠癌中Fascin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癌中Fasci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6%、50%、52.5%。其阳性表达率随病变程度的加深而增高,并且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分别与大肠腺瘤癌变及大肠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蛋白与淋巴结转移、肿瘤侵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等因素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Fascin在结肠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步增强,在结肠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可能在结肠癌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Surviv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检测101例结直肠癌标本中Livin和Survivin的表达.取新鲜组织制备原代癌细胞单细胞悬液,分别加入8种不同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顺铂、紫杉醇、丝裂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培养48小时,噻唑蓝(MTT)法观察药物作用后原代癌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Livin阳性表达与氟尿嘧啶、顺铂耐药性有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氟尿嘧啶、顺铂、阿霉素耐药性有关(P<0.05).结论 结直肠癌中Livin、Survivin的阳性表达与部分化疗药物原发性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国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P53蛋白表达状态预测TP53基因突变风险的能力,以及P53表达差异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北京高博博仁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同时进行二代测序(NGS)和IHC检测的DLBCL病例51例,依据P53的IHC染色将P53蛋白表达状态分为缺失(<1%)、弥漫(>80%)和不均一(1%~80%)3组,将缺失及弥漫表达归为TP53突变高风险组;与NGS结果对比分析IHC预测TP53突变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DLBCL患者131例,制作组织芯片并通过IHC检测P53表达,评估P53表达差异的预后价值。结果51例同时行IHC和NGS检测的病例中,TP53突变高风险23例(7例缺失,16例弥漫),NGS证实22例存在TP53突变;TP53突变低风险组28例,仅1例证实有TP53突变。IHC预测TP53突变风险敏感性95.7%,特异性96.4%。NGS共检出26个TP53突变位点,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61.57%(13.41%~86.25%),P53弥漫组检出16个错义突变、2个剪切位点突变;缺失组检出6个截短突变、1个剪切位点突变;不均一组检出1个截短突变。纳入预后分析的131例DLBCL患者中,IHC显示29.0%(38/131)为TP53突变高风险(17例弥漫、21例缺失)。多因素分析显示TP53突变高风险(HR=2.612,95%CI 1.145~5.956,P=0.022)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HC检测P53蛋白表达缺失(<1%)或弥漫(>80%)TP53突变风险高,IHC预测TP53突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高,TP53突变高风险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