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下层胰岛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雄性Wistar-Furth大鼠,STZ介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同种同基因大鼠体外胰岛分离纯化,分别移植进入糖尿病大鼠胃黏膜下层或肾被膜下,移植后不同时间段评估移植物生存率与代谢功能.结果 移植后早期移植胰岛被有效确认,并迅速分泌胰岛素逆转大鼠高血糖状况,糖耐受功能良好,与肾被膜下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移植后4周,胃黏膜下移植组胰岛移植物胰岛素分泌功能逐渐丧失.结论 胃黏膜下胰岛移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如何提高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0年至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收治的51例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手术及复发再手术情况,辅助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术后是否接受腹腔化疗的患者复发再手术间隔时间的比较采用双尾t检验.结果51例患者中48例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35±72) min.34例患者肿瘤复发,其中16例接受再减瘤手术,再手术次数33次.4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7个月(3~ 132个月),25例带瘤生存,16例无瘤生存,4例死亡.术后病理检查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19例,中间型6例,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26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38/51)、55%(28/51)和22%(11/51).术后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再手术间隔时间分别为(21±4)个月和(10±6)个月,较未接受化疗患者的(19±7)个月和(7±4)个月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7,0.361,P>0.05).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中间型及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6、63、23个月.良性型-弥漫性腹膜腺黏液病患者与恶性型-腹膜黏液癌病患者肿瘤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15±5)个月和(7±4)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3,P<0.05).结论 应该以积极态度实施阑尾源性腹膜假黏液瘤减瘤手术,复发患者合理适时选择二次或多次的减瘤手术,可以延长复发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正常老年人和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 (SMA)和腹腔动脉 (CA)的血流参数 ,并观察心脑血管疾病对腹腔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Diasonics 2DGATEWAY FX型彩色多普勒仪对 30例正常老年人和 30例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的血流情况进行观测。结果 :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的SMA的血流量和舒张末期流速 (EDV)比正常老年人相应参数明显减小 ,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明显增大 (P <0 .0 5 ) ,血管直径和收缩峰值流速 (PSV)也减小 ;CA的EDV明显减小 ,PI明显增大 (P <0 .0 5 ) ,血流量、血管直径和PSV减小 ,PI增大。结论 :提出了正常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的血流参数 ,并指出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老年人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的供血也相应不足。  相似文献   
4.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理念近年来逐渐被外科医师重视,临床营养治疗也趋于系统化和规范化。研究表明,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风险,从而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肝胆胰外科患者具有疾病复杂、手术风险高、难度大、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其围手术期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肝胆胰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规范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营养理念在该领域的推广以及临床实践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上腹痛8个月,加重2 d”于2020年6月24日收入我院消化内科。8个月前,患者因暴饮暴食后上腹痛、血淀粉酶升高,于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8个月来上腹痛反复发作,程度较轻,均自行镇痛治疗后好转,未就医。本次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腹痛加重,于我院急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院,再次给予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好转。2020年7月3日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活检提示杯状细胞腺癌。  相似文献   
6.
不可切除肝癌的射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射频治疗在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5月至2008年11月引进Cool-tip冷循环超能射频治疗仪对不可切除肝癌(原发和转移)43例78个病灶在B超引导下施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开腹单纯射频治疗15例,开腹肝癌切除+射频6例,开腹射频+乙醇注射5例,经皮射频治疗17例.均按需一次单针多点顺次穿刺布针方法 完成,最多布针5针,平均2.1针;单灶最大径7 cm,平均2.5 cm;单例最多病灶6个,平均1.8个.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CT和B超或MRI诊断,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12例,转移癌13例;43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定期甲胎蛋白、B超和(或)CT检查,最长随访时间28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AFP增高20例,术后3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2例CT发现可疑针道和周缘残留,6例随访过程出现肝脏新的转移灶;1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出现胃肠道瘘入皮下,并于3月后死于多发转移;1例死于开腹射频消融治疗后持续腹腔出血,1例死于开腹肝切除+射频消融治疗后腹腔出血和感染,3例于随访过程中死于多发转移(该3例平均生存时间6个月).结论 B超引导的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肝癌局部治疗方法 ,可以作为切除手术的重要辅助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黏膜下层胰岛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雄性Wistar-Furth大鼠,STZ介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同种同基因大鼠体外胰岛分离纯化,分别移植进入糖尿病大鼠胃黏膜下层或肾被膜下,移植后不同时间段评估移植物生存率与代谢功能.结果 移植后早期移植胰岛被有效确认,并迅速分泌胰岛素逆转大鼠高血糖状况,糖耐受功能良好,与肾被膜下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移植后4周,胃黏膜下移植组胰岛移植物胰岛素分泌功能逐渐丧失.结论 胃黏膜下胰岛移植技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如何提高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疾病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选择72例腹腔脏器疾病并适合微创手术的病例,其中应用3D高清腹腔镜系统完成手术36例,与传统二维(two dimension,2D)腹腔镜手术36例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手术都顺利完成无中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与传统腹腔镜无特殊差异,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术后出院时间与传统腹腔镜比较无差异。结论 3D腹腔镜腹部手术安全可靠,其操作提供了腹腔立体优势,纵深感强,对器官、组织间隙能够精准把握,解剖层次清晰,游离缝合等定位性操作更为精准,机械臂扶镜更有利于按术者意图暴露术野,有助于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助于完成复杂及手术时间长的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调节药物FTY720对小肠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Wistar-Furth(WF)大鼠作为供体,WF和ACI大鼠的子代(F1)作为受体,同种异基因异位全小肠移植的技术方法建立GVHD的动物模型.移植受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从移植手术当日开始予以FTY720治疗,持续14 d;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段口服蒸馏水.术后第15天,提取受体靶器官肝脏、小肠及移植物小肠的淋巴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术后均死亡于GVHD,平均生存时间(16.0±1.7)d,实验组大鼠均长期成活超过100 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肝脏和移植物小肠黏膜的淋巴细胞凋亡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移植物小肠黏膜内凋亡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为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8%(P<0.05);而肝脏凋亡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Y720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细胞的凋亡,减少和抑制GVHD对靶器官的损害,改善移植大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高龄胆管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龄胆管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 对147例70岁以上老年胆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全面检查,并存病处理,手术时机及麻醉的选择,术中、术后重要脏器的监护,营养支持以及并发病防治等。结果 147例中,术后并发症41例(27.9%),死于并发症7例(4.7%)。结论 高龄胆道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