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改变与放疗疗效的关系。 方法 :采用ELISAs方法对 5 0例明确诊断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水平进行测试 ,并对其改变与临床分期、近期疗效、复发转移、长期生存及VCA -IgA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放疗前鼻咽癌患者血清TGFβ1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0 40 ,P <0 0 1,放疗后平均水平下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 2 7,P <0 0 5。血清TGFβ1水平改变与临床分期、近期疗效无密切关系 ,F =0 0 8,P>0 0 5 ,与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F =5 3 5 ,P<0 0 5 ,在近期指标观察上优于VCA IgA(F =67 2 4,P <0 0 1,放疗后血清TGFβ1水平降低患者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升高患者 ,Log rank检验 ,P <0 0 1。结论 :血清TGFβ1水平可以作为监测鼻咽癌放疗疗效和预后 ,提示后续或辅助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血红蛋白浓度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血红蛋白浓度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后的生存率及局部肿瘤控制率之间的关系。方法:1993年3月—1999年1月,选择收治非小细胞肺癌(Ⅰ期~Ⅲ期,T1~4N0~3M0)218例,于放射治疗前根据血红蛋白(Hb)浓度分3组(贫血组、正常组和高血红蛋白组)。根据放射治疗中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分为2组(Hb升高组及Hb降低组)。全部病例均予以根治性放射治疗,常规分割。对其生存率及局部肿瘤控制率予以观察、对比分析。结果:放射治疗前升高血红蛋白量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及生存率;放射治疗中血红蛋白量的升高及降低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结论:升高血红蛋白量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局部肿瘤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沈文彬  孙苏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63-1763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荆(商品名:多瑞吉)对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35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均为持续性疼痛,应用多瑞吉后,对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多瑞吉治疗中、重度癌痛及与治疗有关的疼痛,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及排屎困难等,发生率低且无重度反应。结论多瑞吉有稳定持久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肿瘤干细胞的抗辐射特性。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食管癌细胞ECA109,分离食管肿瘤干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剂NS398(2.5、5.0、10.0、20.0、40.0、80.0μmol/L)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亲本细胞和细胞球的增敏效应,成球实验分析NS398联合X线照射对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S398对亲本细胞和细胞球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具有时间、浓度依赖性。20μmol/L NS398作用后,亲本细胞Do、Dq和SF2值均减小(P<0.05),放射增敏比(sensitization enhancement ratio,SER)为1.17;20μmol/L NS398作用后,细胞球Do、SF2减小(P<0.05),SER为1.12。照射使ECA109细胞成球率增加(P<0.05)。NS398联合X线照射组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细胞成球率显著降低(t=7.01,P<0.01),亲本细胞和细胞球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均降低(t=10.15,P<0.01;t=3.225,P<0.05)。结论 :细胞球的增敏效应小于亲本细胞,具有抗辐射特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下调食管癌患者放疗中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根据81例食管癌患者放疗中血清VEGF水平分为用药组(沙利度胺)32例和未用药组49例,通过随访观察分析其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根据32例使用沙利度胺处理后的血清VEGF水平变化,又分降低组20例和升高组12例,分析其OS和PFS。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用药组和未用药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分别为17.0个月、59.4%、31.5%和18.7个月、56.4%、28.6%;两组的OS和PFS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VEGF水平降低组和升高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3年生存率分别为19.7个月、65.0%、42.1%和10.7个月、43.3%、8.3%;两组OS和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5、4.157,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食管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性别、病变部位对患者预后没有影响。结论 对于用药后VEGF水平降低患者,沙利度胺联合放疗能够增加食管癌患者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放射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放疗疗效是放射临床医师及放射生物学家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放射生物学对放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次数深入研究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了多种非常规分割的放疗方法,如超分割放疗(HRT)、加速超分割放疗(HART),包括连续加速超分割放疗(CHART、CHART—WEL)、同时小野加量加速超分割放疗(CBHART)、分段加速超分割放疗(SCHART)、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HART)、逐步增量加速超分割放疗(EHART)等和连续加速常规分割放疗(CAIR),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每周7次连续加速分割放射治疗(7次/周,常规分割)治疗头颈部鳞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30例头颈部鳞癌,采用面颈联合野7次/周连续加速分割放射治疗(CAIR),总剂量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CF),分割剂量为1.8Gy/次或2Gy/次,并与同期CF组(32例)对比分析毒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例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头颈部鳞癌放疗后完全缓解率(CR)为93%和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治疗急性毒副作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颈部鳞癌CAIR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患者能耐受CAIR治疗,急性放射毒副作用与C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后复发食管癌的可行性,观察近期疗效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38例食管癌常规放疗后复发病例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评价急性放射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初次放射治疗至再放射治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9个月(12—32个月),再放射治疗肿瘤中位剂量入为54Gy(50~60Gy),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占10.5%,部分缓解占52.6%,无变化占26.3%,进展占10.5%,总有效率为63.1%。根据RTOG分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2级13.1%(5/38),3级5.26%(2/38),4级0(0/38);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级13.1%(5/38),3~4级0(0/38),骨髓抑制发生率1~2级31.6%(12/38),3—4级0(0/38),心脏损伤发生率1—2级7.9%(3/38),3—4级0(0/38)。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复发食管癌有较好的疗效,早期并发症较低,能为患者耐受,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有许多神经系统肿瘤需要进行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由于全脑照射野为不规则野,需要应用低熔点铅进行遮挡。我们设计了一种立柱式挡铅托盘,使用较为方便,现介绍如下。整个托盘由支架和托盘两部分组成:支架有外套管和内芯。外套管长70cm,根部焊接在底盘上,上端下10cm处加一紧固螺丝,起固定内芯用。内芯长约80cm,置于外管中,可调节托盘高度。托盘由盘面与角度调节片组成。盘面为一25cm×15cm之薄板,上面覆盖橡皮垫,下面用活动螺丝固定于盘面一端,另一端在下三分之一部分镂空,用紧固螺丝固定于支架内芯上,使盘面能在约45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提高肿瘤放射敏感性是放射治疗的关键。从总体角度,细胞水平研究肿瘤放射敏感性未能给临床提供足够的信息。抗癌基因,特别是P~(53)及其相关基因与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为提高放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