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讨整合心理行为干预模式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的改善。方法选择本院儿科和临床心理科就诊的58例学龄前儿童,按就诊顺序分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安思定治疗仪+沙盘治疗+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对照组按常规处理。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在多动/冲动、多动指数两项因子分有显著下降(P0.05),品行障碍、学习问题、心身问题、焦虑4项因子分下降(P0.05);治疗2个月后,干预组α波、θ波、θ/β比值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β波、SMR节律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6个月后干预组本体觉、前庭觉2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触觉防御、学习能力两项因子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通过整合心理行为干预能强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龄前儿童感觉、认知、行为间的整合能力,提升儿童从信息获取、加工到输出的连续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增强身体协调能力,提高行为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注意缺陷多动儿童的多动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氩离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89例(93只眼)的中浆病人行氩激光治疗,根据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喷出型者36只眼,圆点扩大型者57只眼。结果:93只眼均达到临床治愈,其中激光一次治愈91只眼,二次治愈2只眼,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氩激光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3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高剂量组、复方地龙胶囊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小鼠。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结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血清IL-2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并通过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调节免疫系统,且治疗哮喘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圈垫式劈核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9眼白内障应用圈垫器和切核刀进行劈核取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观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78眼患者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3例眼术中后囊破裂,其中2眼后囊破口小,人工晶体仍植入囊袋内,1眼因后囊破口大,人工晶体于睫状沟植入.术后第1天角膜轻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前瞻性探索药物诱导催眠技术在急诊治疗分离障碍(DD)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患者分为3组,即A组(不干预)、B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和C组(药物诱导下催眠)。评定临床效果、分离体验量表(DES)评分和不良反应,随访观察3月。结果:共83例患者完成试验。临床疗效评分和DES评分有相似结果。针对不同的时间点,与A组相比,在第2周仅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时间点,B、C 2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别内部,与12周比较,B组在第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比率低于B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见效较慢,但疗效渐增,不良反应较多;催眠治疗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作为情绪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候选基因,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环境因素通过影响BDNF基因表观遗传学修饰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从而参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DNA甲基化作为最常见的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在抑郁症的病因中占有重要角色。近年有研究发现,BDNF基因甲基化能通过调控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进而与抑郁症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以及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探讨BDNF基因甲基化在了抑郁症中的作用,很可能为研究 BDNF基因在抑郁症病因机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血清IL-4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分泌的影响。方法:实验分5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高剂量组、复方地龙胶囊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并予以复方地龙胶囊或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进行治疗,处死后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IL-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复方地龙胶囊高、低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IL-4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方地龙胶囊高、低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地龙胶囊可通过影响哮喘小鼠血清IL-4的水平,调节免疫系统,进而对其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激光联合中药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治疗组)15例21眼,对照组8例11眼单纯应用中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法碎核后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术后视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5/2016-05我院接诊的白内障患者100例135眼,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68眼)和对照组(50例67眼).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手法碎核摘除+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3mo时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mo时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两组患者视力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mo,观察组角膜散光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mo时两组患者角膜散光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白内障患者中应用手法碎核摘除术后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效果显著,可降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并发症低,术后视力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抑郁症患者常因强烈的病耻感、较低的治疗依从性导致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加重抑郁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抑郁症的同时需开展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心理治疗。目的 观察知行分析疗法(PBAT)对抑郁症(MD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病耻感以及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治疗的MDD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西酞普兰治疗,此外,对照组予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组给予PBAT(根据治疗设置,共需8次,50 min/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8周时)采用Morisky治疗依从性问卷(MMAS-8)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病耻感自我评估量表(SS)评估患者的病耻感,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MMAS-8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MAS-8得分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治疗依从性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社交、能力、治疗维度得分及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社交、能力、治疗维度得分及SS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HAMD-24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HMAD-24得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AT可有效增加MD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其病耻感,减少抑郁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