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福州市乙肝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其与T1762/A1764、A1896变异的关系,为完善预防、诊断、治疗病毒感染的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HBsAg阳性血清的基因型,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基因亚型、T1762/A1764变异和A1896变异. 结果 282份HBsAg阳性血清样品中103份未能成功分型,其余179份样品中B基因型122份(68.2%),C基因型54份(30.2%),B C型3份(1.7%),未检测到其他基因型.随机选取的100份B基因型样品中,Ba亚型71份(71.0%),Bj亚型8份(8.0%),未能分亚型者21份(21.0%).54份C基因型样品中Ce亚型 31份(57.4%),Cs亚型 14份(25.9%),Ce Cs 1份(1.9%),未能分亚型者8份(14.8%).T1762/A1764变异标本9份(8.7%),Ce亚型变异率最高(29.2%),Ba亚型次之(3.3%),Cs和Bj亚型未检测到变异株,T1762/A1764变异在不同基因型和亚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896变异标本10份(10.0%),Ba亚型变异率最高(14.0%),Cs亚型次之(10.0%),Ce亚型最低(4.0%),不同基因型和亚型中的变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和阴性样品中的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福州市乙肝病毒以B、C基因型为主,Ba、Ce亚型占优势,HBV各基因型和亚型发生T1762/A1764、A1896变异的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福州市监狱和劳教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为制定高危人群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血清标志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PCR进行乙型病毒基因分型。[结果]在652份标本中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分别为19.8%、41.0%、5.8%、17.6%和75.2%;73份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中,B型57份(78.1%)、C型15份(20.55%)和未能分型1份(1.37%)。[结论]福州市监狱和劳教所人群HBsAg携带率明显高于我市普通人群。HBV感染者优势基因型为B型,其次C型。监狱和劳教所人群应是我市HBV防治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健康人群中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HBV流行株的基因分布特性,为福州市乙型肝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免疫学标志物,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用型特异性引物套式PCR进行乙型病毒基因分型。结果1710份样品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阳性率分别为12.51%、50.23%、2.40%、16.73%、60.18%;201份HBsAg阳性样品中HBV-DNA阳性率为76.12%;HBV-DNA阳性标本中,B型62份(41.89%)、C型57份(38.51%)、B、C混合型7份(4.73%)、未能分型22份(14.86%)。结论福州市健康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12.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应该加强乙肝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起B型流感暴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4月18日,我中心获悉福清市城头镇西池村小学生发生一起群体性发热疾病,接到疫情报告后,我中心领导立即带领流病科,检验科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与防控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痔已在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射频治疗痔也屡有报道。笔者自2007年9月开始,把172例痔患者随机分组,对CO2激光及射频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敏化灸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阳萎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热敏化灸联合西地那非片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治疗1月后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96%,对照组为78.26%,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无效者增加2例共5例,总有效率78.26%,对照组增加10例共15例,总有效率34.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化灸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功能性阳萎较单用西地那非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探讨茶及其有效成分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为乌龙茶成分进一步开发提供有力的实验室证据.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加入浓度为25、50、100和200 mg/L的茶叶浸出液、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茶氨酸作用24h后,用水溶性四唑盐(WST-1)检测肝癌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乌龙茶及其有效成分对肝癌细胞HepG2进行干预后,各组肝癌细胞的增殖均被抑制,各组的吸光度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茶汤100 mg/L组和200 mg/L组、茶多酚各组和茶色素各组、茶多糖和茶氨酸50mg/L、100 mg/L和200 mg/L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茶多酚25 mg/L组、茶色素25 mg/L组与茶汤25 mg/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658±0.0025)、(0.1913±0.0013)比(0.2005±0.0013),均P<0.05];茶多酚50mg/L组、茶色素50mg/L组、茶多糖50 mg/L组、茶氨酸50 mg/L组与茶汤50 mg/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1545±0.0041)、(0.1655±0.0039)、(0.1595±0.0019)、(0.1728 ±0.0040)比(0.1970 ±0.0078),均P<0.05];茶多酚100 mg/L组(0.1370±0.0016)与茶汤100 mg/L组(0.1600 ±0.00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龙茶及其有效成分对人肝癌细胞HepG2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抗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福州市麻疹病毒基因的遗传变异特点及种系进化分布,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Vero/slam细胞进行麻疹病毒分离,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病毒的N基因C末端450个核苷酸片段,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N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并推导出其aa序列,然后用DNASTAR MegAlign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基因种系进化特性分析。结果:福州市麻疹分离株均为H1a基因亚型,3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9.3%~100%,在遗传树图中分属于1个独立分支,与疫苗株S191相比核苷酸同源性为87.5%,aa同源性为91.9%~92.1%。结论:福州麻疹野病毒与疫苗株S191在核苷酸与aa序列均存在较大差异,在麻疹监测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麻疹病原学的监测和麻疹遗传变异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福州市2010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突变和分子进化.方法 采用RT-PCR技术扩增流感病毒A/Fuzhou/2/2010(H1N1)血凝素HA基因,测定核苷酸序列,用Clus-talX 1.83软件进行序列比对,用Bi0edit软件的ClustaW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软件以邻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福州市HIV-1新发感染情况并分析同性传播人群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用BED HIV-1捕获酶联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福州市新确证的402例HIV-1感染者样本进行检测。从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下载HIV/AIDS病例卡并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 HIV-1新发感染者比例占25.9%,其中同性传播比例占31.7%,呈现出年龄低(t=19.006,P=0.000)、男性(χ2=5.922,P=0.015)、未婚(χ2=30.676,P=0.000)、文化程度高(χ2=9.051,P=0.003)为主的特征,且同性传播感染者主要是通过检测咨询及高危干预的途径发现的 (χ2=38.808,P=0.000)。 结论 福州市2013-2014年HIV-1新发感染人群中同性传播人群具有较明显群体特征,可根据其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