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0 毫秒
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方法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单侧肾脏受累,体积明显增大,功能降低;收集系统内均见结石,4例为多发,1例为单发,其中4例结石呈鹿角状;病肾内均可见多个囊性占位,密度较低,大小不一,增强后囊壁强化;1例患者伴腰大肌和腹壁脓肿形成。结论CT能够显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特征性表现,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和邻近组织的改变,是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余姚市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对乡镇、街道等基层卫生院放射科的影像质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其影像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到12月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成立初期及2011年1月到6月的乡镇及街道卫生院的影像会诊片各2 000例,每片记录影像质量及报告修改与否.结果:2010年7月到12月2 000例会诊片中,甲级片790例,乙级片1 050例,丙级片(影响诊断)160例;诊断报告未修改1 292例,修改报告610例,严重错误(漏诊或误诊)98例.2010年底,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会诊医院的放射科医生进行了一系例的教育与培训措施,2011年1月到6月2 000例会诊片中,甲级片1 262例,乙级片661例,丙级片(影响诊断)77例;诊断报告未修改1 758例,修改报告205例,严重错误(漏诊或误诊)37例.结论:通过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的运作,明显提高了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摄片质量及报告质量,提高了基层卫生院放射科医生的业务水平,避免了较多的漏、误诊病例,明显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总体素质与实力.  相似文献   
3.
肾上腺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瘤和神经鞘瘤,均来源于肾上腺髓质,起源于肾上腺神经母细胞.其中,肾上腺神经鞘瘤极为少见,其发病率远低于肾上腺其他神经源性肿瘤.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肾上腺神经鞘瘤患者的CT和MR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5.
食道重复畸形是非常少见的一种先天畸形,我问得见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O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伴纳差就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异常。食道钡餐检查:发现于食道中下段相当于左主支气管压迹下方食道左前壁一长约12cm管状充钡影,其长轴与主食道平行,有上下两个开口与主食道相通(图1)。管状阴影前壁略毛糙,后壁光整,管壁较柔软。其内钡剂排空后,显示不规则网状粘膜纹。相应部位主食道明显受压,管腔变细,X线诊断:食道中下段重复畸形。食道镜示食道中段有一较大开口,主食道分又见~管状影,其内粘膜层变白,有一限层将主…  相似文献   
6.
高峰  张炯华  陶波  姚伟根  任应清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93-94,97,F0003
目的探讨CT在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中的运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83例均进行术前X线检查以及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比较两种方法Garden分型以及解剖分型分析。结果x线片对股骨颈骨折的分型,按照解剖分型其一致率为53.36%,Garden分型一致率为57.60%。而CT检查其分型为97.88%、98.9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中有32例患者发现骨折端有碎骨片,CT检查中,有138例患者显示有碎骨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组织学证实的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征象,并讨论其CT特点.结果 12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1例为局限型腹膜间皮瘤,11例为弥漫型腹膜间皮瘤.主要CT表现:1例局限型腹膜间皮瘤表现为孤立性的巨大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实性区显著强化;11例弥漫型腹膜间皮瘤均表现为腹腔积液及腹膜、大网膜、肠系膜不规则增厚,其中8例见广泛的明显强化的腹膜结节、肿块,6例形成网膜饼,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合并胸膜病变2例.结论 显著的腹腔积液伴不规则腹膜增厚及广泛腹膜强化结节、肿块是弥漫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肿瘤相关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ancreatic tumor-related segmental portal hypertension, PTSPH)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方法分析PTSPH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该病的特点。结果共搜集胰腺肿瘤患者312例,其中存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20例。PTSPH组和非PTSPH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50;χ~2=2.25,P=0.13),但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和类型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2.82,P=0.01;χ~2=7.67,P=0.01;χ~2=4.55,P=0.03)。PTSPH患者静脉曲张发生率以脾门(100%)和胃底(95%)为主,食道下段仅为20%,脾脏增大发生率95%。其他少见征象包括脾静脉-左肾静脉的门体分流、脾静脉栓塞、脾静脉瘤样扩张等。结论多种胰腺肿瘤均可引起PTSPH,体尾部肿瘤、导管腺癌和体积较大肿瘤更易发生PTSPH。脾脏增大伴脾门和胃底静脉曲张是该病常见的影像征象,其他少见征象包括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左肾静脉曲张等门体分流现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间皮瘤(MM)的 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 MM的 MRI资料,其中胸膜 MM 15例,腹膜 MM 3例。所有病例都进行 MRI扫描,序列包括 MRI平扫、MRI增强、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 MM的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强化方式、扩散特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和伴随改变。结果15例胸膜 MM中弥漫型14例、局限型1例,3例腹膜MM均为弥漫型。14例弥漫型胸膜 MM中10例胸膜增厚>3 cm,平均(5.3±3.8)cm,6例形成软组织肿块;3例弥漫型腹膜 MM中2例腹膜增厚>3 cm,形成软组织肿块。T1 WI稍低信号7例、等信号11例,T2脂肪抑制序列等低信号4例、稍高信号10例、高信号4例;18例MM病灶在DWI上均呈高信号。18例MM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在180 s强化最明显。8例伴有淋巴结肿大(8/18);11例胸膜 MM病侧胸廓明显缩小,其中7例伴有胸壁侵犯。结论 MM的 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治疗前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MRCP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受检者同时进行两种MRCP成像方法的扫描:一是二维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厚层多角度成像,以胆总管为定位中心屏气完成扫描;另一成像方法为快速自旋回波三维薄层扫描,采用呼吸门控方式完成。根据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对比度,呼吸运动伪影状况以及背景干扰因素等,对两种MRCP图像分别评级。χ2检验两种扫描方法图像间的差异性。结果:二维成像方法获得的图像中Ⅰ级、Ⅱ级合计142例,Ⅲ级8例;三维图像中,Ⅰ级、Ⅱ级合计125例,Ⅲ级25例。χ2检验结果:χ2=9.84,P=0.002。结论:两种MRCP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同时进行上述两种方法的MRCP成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