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测定多种室内质控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自动血细胞分析仪WBC测定多种室内质控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德国BayerADVIA 120血细胞分析仪(ADVIA 120仪)及进口配套试剂;瑞士AC 970血细胞分析仪(AC 970仪)及特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配套试剂;日本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KX-21仪)及进口配套试剂;MEK-8118K血细胞分析仪(MEK-8118K仪)及特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配套试剂.以上仪器经性能评价符合要求,所有试剂在有效期内.  相似文献   
2.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因品牌和档次不同,血细胞异常警示参数不完全一致,且效果也有出入,为了了解Sysmex SE-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SE-9000仪)检测细胞异常提示可靠性,我们将其与人工显微镜检查(镜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仪器SE-9000仪(日本东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专人常规性能评价符合要求;日本OLYMPUS普通光学显微镜。1.2试剂仪器配套试剂(在有效期内);瑞特-姬姆萨染液(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配制)[1]。1.3标本收集将146名门诊病人静脉采血2 ml,用ED-TA-K2抗凝。1.4方法仪器法与手工法采用盲法对比检测。1.4.1 SE-9000仪法严格按仪器使用说明,采血后2h内完成测试。1.4.2手工镜检法将146份标本作血涂片,经瑞特-姬姆萨染液染色后,由专人于显微镜下分类计数100~200个白细胞(WBC),并仔细查找异常细胞和描述其细胞形态改变[1]。1.5镜检阳性标准[2、3]不成熟粒细胞(Imm Grean)、有核红细胞(NRBC)、血小板凝集(PLT Clumps)为其在全片包括尾部或边缘等部位50个高倍视野内发现即为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胰岛素抗体 (INS Ab)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 84例老年人分为三组 :2 6例糖尿病(DM)患者 ;3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 ;2 1例其他疾病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NS Ab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 (INS)。结果 :DM组INS 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 (x2 =5 .4 99,P <0 0 5 ) ;6 0~ 6 9岁、70~ 79岁和 80~ 89岁 3个年龄组空腹血糖 (FBG)和INS Ab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空腹胰岛素 (FBINS)及舒张压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0 1和P <0 0 5~ 0 0 1) ;INS Ab与FBINS呈高度正相关 (r =0 32 6 ,P <0 0 0 1)。结论 :在非DM患者中 ,可能有与INS Ab相关的免疫失调 ;在老年人 6 0岁以后的几年中 ,不但处于随增龄而增加的高血糖状态 ,而且还可能有高INS Ab和高血压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用强生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2011年5~12月的输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抗体鉴定,同时查阅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患者相关信息。结果 48 480例输血申请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297例,阳性率为0.61%。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尤其对输血史和妊娠史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Bayer ADVI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Bayer ADVIA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ADVIA120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检测ADVIA120仪的精密度、总重复性、稳定性、线性范围及携带污染率.并与手工法进行对比检验。结果精密度、总重复性、稳定性、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等均在允许范围内,与手工法测定WBC、RBC、PLT及HGB等主要参数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DVIA120仪主要参数检测性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全自动多功能血液分析仪的问世,不仅减轻了检验工作者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能快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有力地配合和促进临床诊治和科研。我院引进的MEK-8118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可以自动静脉血进样检测(即自动进样:自动混匀、自动吸样、自动稀释)和手动毛细血管血进样检测(即手动进样:人工混匀吸样预稀释),本文旨在比较两种方法进样主要项目检测结果,并作简单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静脉抗凝血 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病人。 1.2 仪器 MEK-8118K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简称MEK-8118K仪),由日本光电公司生产。 1.3 试剂 静脉真空抗凝管、稀释液、溶血液和清洁液,均由日本光电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7.
8.
仪器法学龄前儿童末梢血细胞正常参考范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逐步普及国内各级医院,尤其全自动血球仪静脉血分析,使血常规检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使临床充分利用其现代化技术诊治疾病,不少检验工作者统计出了仪器法成人静脉血各类细胞参考范围[1,2].在静脉血尚未普及采用的今天,有必要调查仪器法末梢血细胞正常参考范围.作者对1996年9月至1998年6月来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儿童血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HDL水平分为正常组180例和减低组120例。结果3年前和3年后的HDL浓度比较,减低组下降幅度大于正常组,且同组3年前后相比也都有明显下降;减低组3年后的连续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DNN)和正常组相比有所降低,减低组同组内比较也低于3年前,减低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正常组,3年后减低组的IMT也比正常组厚;2组患者在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和脏器损伤等方面比较均差别明显。结论低血浆HDL水平能够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应帮助患者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联,并分析血小板抗体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固相凝集法检测158例血液病患者输注前血小板抗体,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每次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计算出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结合输注血小板后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来判断输注疗效,分析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并根据病因、患者性别、输注次数及血小板种类分别分组,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58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53.16%,血小板抗体总阳性检测率为17.72%;②血小板输注有效组抗体阳性率(5.95%)远低于输注无效组(31.08%)(P〈0.05);③不同病因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TP组抗体阳性率最高(34.38%),白血病组最低(8.86%);④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⑤不同血小板输注次数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输注次数增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增高;⑥不同种类血小板组的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单采组(8.77%)低于浓缩组(22.77%)(P〈0.05)。结论①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密切相关,血小板抗体是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重要免疫因素之一;②血液病患者的病因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相关性;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患者性别无关;④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密切相关;⑤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注的血小板种类有关,单采组明显低于浓缩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