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RFI)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RTE)对胆道闭锁(BA)患儿肝脏硬度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BA患儿45例,分别应用ARFI及RTE技术检测其肝脏硬度,所得参数以ARFI值及MEAN值表示,并与30名健康儿童作对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二者的检测价值,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对ARFI值、MEAN值与BA患儿血清肝功能指标作相关性分析,评价二者与其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肝脏ARFI值胆道闭锁组(3.04±0.72)m/s高于健康对照组(1.10±0.15)m/s,肝脏MEAN值胆道闭锁组(95.45±20.87)低于健康对照组(126.37±6.18),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ROC曲线分析,ARFI与RTE评价BA患儿肝脏硬度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9、97.8%、100%和0.88、100%、80%;ARFI值与AST、TBIL、DBIL、IBIL呈正相关,与ALB、GGT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6、0.386、0.349、0.389、-0.611、-0.368,P值均0.05),MEAN值仅与DBIL呈负相关(r=-0.310,P0.05)。结论 ARFI及RTE技术对BA患儿肝脏硬度的评价价值都很高。二者相比,灵敏度相当,但ARFI的准确性、特异度及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稍优于RTE。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3岁,因自觉下腹部钝痛不适4月余就诊。查体:无特殊。肿瘤标志物正常范围。超声:膀胱右侧髂血管左上方探及一不均质偏低回声包块,约6.50cm×6.20cm,呈类圆形,边界欠清,内部回声混杂;CDFI:内部可见点状血流信号,PW可见低阻动脉频谱,与右侧卵巢关系不密切,双侧正常卵巢显示清晰,子宫直肠窝可  相似文献   
3.
超声作为一项无创性检查在肝移植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术前检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中都有着广泛应用。随着超声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包括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技术的发展,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为肝移植的评价与监测提供了越来越多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就肝移植超声新技术的应用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建立机器学习模型鉴别小儿肝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儿肝移植后经病理证实的112例PTLD及93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颈部增大淋巴结的二维超声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及逻辑回归模型。比较常规超声与4种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每个淋巴结共提取118个影像组学特征,筛选7个最优特征建立4种机器学习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模型的诊断效能最好,优于常规超声[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816 vs 0.613,Z=5.991,P<0.05],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5.7%、68.6%及86.0%。结论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随机森林模型对小儿肝移植后PTLD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应变力成像对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中心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 155个,术前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伴纤维化组(n=125)、无纤维化组(n=30),并对 2组间应变率比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应变率比值在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是否伴有纤维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伴纤维化组应变率比值[3.14(1.143,7.050)]高于良性无纤维化组[1.41(1.020,2.345)](P<0.05)。经 ROC曲线分析,应变率比值>2.62,提示甲状腺良性结节可能存在纤维化,此时应变率比值的曲线下面积为 0.664(0.548,0.780),敏感度为 56.7%,特异度为 77.6%。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纤维化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64岁。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腰部肿物,无疼痛、发热,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排气排便不畅,未予诊治。2年前肿物逐渐增大,现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站立位于右侧腰部可见局部隆起,表面皮肤无红肿,可触及一个大小约5.0cm&#215;6.0cm肿物,质软,周围界限清楚,活动度好,无触痛,俯卧位肿物消失。超声检查:使用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4C1-s探头频率4.0MHz,深度90mm。患者取坐位和俯卧位分别扫查,于右侧腰部膨隆区域可见回声不均包块,范围6.2cm&#215;3.2cm&#215;6.1cm。纵向扫查于包块根部探及肌层部分缺失,缺口宽度约0.91cm,横向扫查缺口宽度约1.57cm(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该包块周边及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动态实时观察可见包块内低回声软组织结构随呼吸运动通过该缺口出入腹腔。超声诊断:右侧腰疝。并且在超声引导下给予体表定位。后经手术证实为右侧腰上三角腰疝。术中依照超声定位,取12肋下缘平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背阔肌,即可见疝内容物为脂肪组织,范围约3.0cm&#215;3.0cm,通过右腰上三角一个直径约1.0cm的缺损区进入腹壁内。...  相似文献   
7.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Low- 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是阑尾黏液性肿瘤的一种少见类型,发生率占阑尾切除病例的0.2%~ 0.7%[1],属于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破裂后易形成低级别腹膜假黏液瘤(PMP),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大。LAMN起源于阑尾腺上皮,特点是由于粪石或者慢性炎症导致管腔狭窄,黏液物质聚积引起管腔扩张,黏液呈“推挤性”模式进入阑尾壁内或壁外[2]。超声表现:典型特征为“洋葱皮”样征象,大部分表现为囊实性包块,分隔纤细,部分病例内部回声呈胶冻状[3],合并PMP时常伴有腹水。  相似文献   
8.
超声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诊断新认识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深入探讨超声对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16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CDF)资料,对其中发生肝动脉血栓及狭窄的39例患者的(CDFI)资料进行总结并与螺旋CT,血管造影对照。结果:高贞频可提高肝动脉二维超声的显示率,CDFI对肝动脉的显示率达94.5%,PW对吻合口狭窄的诊断为85.3%,S/D对肝动脉并发症的敏感性极高,发生动脉并发症的患者S/D全部小于2。结论:超声对肝动脉并发症的诊断是具高敏感性的无创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流出道不畅是背驮式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用三维超声显示移植后的肝脏与下腔静脉的空间位置,以判断流出道的通畅情况。方法将原位肝移植患者分别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肝静脉血流速度。同时行三维超声检查,显示移植肝静脉、第二肝门及肝后下腔静脉的血流及空间位置关系。结果(1)三维超声可以显示移植肝肝静脉与第二肝门、肝上下腔静脉、肝后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的空间关系及走行;(2)彩色多普勒显示流出道血流异常的患者,三维超声可以从立体的空间位置显示梗阻的部位。结论三维超声可为背驮式肝移植术后流出道梗阻的诊断提供一种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作为治疗各种急慢性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方法,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同.理论上,肝移植应选择在疾病终末期病情稳定时作为最佳手术时机,然而,对于肝癌患者,可能会在肝移植后发生肿瘤的复发.因此,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并降低术后肿瘤复发率是肝癌肝移植的重要课题.我们对37例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和术中进行了射频消融(RFA)治疗,以降低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