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多功能腹股沟止血腹带垫的研制及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股动脉穿刺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带加压止血,观察组采用多功能腹股沟止血腹带垫压迫止血.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及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肿直径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功能腹股沟止血腹带垫能有效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行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穿刺部位的局部血肿的发生率,减轻穿刺部位的疼痛,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17例UA患者择期PCI术前及术后进行抑郁评分,根据评定结果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抑郁组82例,非抑郁组135例)。结果 217例行PCI患者,术后抑郁患病率高于术前(37.4%比29.4%,P0.05);术后随访24个月抑郁患者MACE发生率(8.2%比4.3%,P0.05)和累积再住院率(32.7%比20.7%,P0.05)均高于无抑郁患者。结论接受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相当比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况;术后抑郁程度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且能影响UA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老年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12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表,对91例老年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9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老年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得分为(68.1±17.7)分,生存质量受年龄、介入治疗次数、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术后心绞痛、术后胸闷、吸烟状况因素的影响,统计值分别是:4.438;2.916;4.359;-2.343;-2.222;3.013;P<0.05。结论 91例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呈中等水平,并受诸多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关注冠脉介入术后的老年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指导,为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PCI术的老年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模式,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门诊随访、来院授课、定期复查等。应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估随访期间的延续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自我管理行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再住院情况,包括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提高PCI术后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癌痛患者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于2012年7月—2013年1月间在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肿瘤内科进行调查,采用的评价工具为疼痛数字评估分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肖水源的社会支持度量表。结果 105例具有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疼痛均分为(4.22±0.88),癌痛患者的焦虑发生率为32.4%,焦虑均分为(41.94±9.59),社会支持度均分为(38.09±3.66)。t检验结果显示,轻度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癌痛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焦虑症状癌痛患者的社会支持度明显高于轻度焦虑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癌痛患者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总分、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呈负相关。结论癌痛患者的焦虑状态医护人员应该加以重视,并通过社会支持的方面来缓解其焦虑状态,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并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周内的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61.45±10.28)分,得分率为45.52%。文化程度、月收入、吸烟年限、总胆固醇指标等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再次行PCI的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呈偏下水平,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方案,为其进行长期的术后自我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例1,男,28岁(尸解号75—01),干部。1975年元月13日晚睡时较迟,14日凌晨5时,同住者闻其大声惊叫,7时发现其已死亡在床,有遗精现象。既往史:同事提供一月前出差时在长途汽车内几乎晕倒。作胸腔局部解剖,心脏大于死者右拳,舒张状态。重量及各瓣膜周径见表1。肺功脉瓣四叶,菲薄,各瓣膜附着点间距不完全相等,后瓣最窄(表2),右瓣两附着点前下方各有粟粒大破孔(图1),右心室腔扩大,心脏肉眼及镜检均见轻度风湿性病变,两肺严重淤血,双下肺叶外下各有一个高度为6cm的楔形出血性梗死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