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原名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在东南亚地区常见,在我国则以广西、云南、香港多见。TM主要感染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而儿童感染少见,易漏诊,死亡率较高,不接受治疗者的死亡率可达91.3%~([1])。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播散型TM感染肝移植术后患儿的诊断过程,以提高对TM感染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病因(重症肝炎和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各项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99例,其中重症肝炎44例(重症肝炎组)、失代偿期肝硬化55例(肝硬化组)。收集患者术前和手术当天(以d0表示)、术后1~7 d(以d1、d2、d3、d4、d5、d6、d7表示)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淋巴细胞绝对数(LYMPH#)、血小板(PLT)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直接胆红素比值(AD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肝移植患者术后7 d内预后不良(发生急性排斥或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判断肝移植患者术后7 d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 重症肝炎组术前WBC计数、NEUT#、DBil、ALT、NLR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1),PLT计数、ADR、PLR均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两个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突变纤维蛋白原(Fg)进行功能研究.方法 常规筛查凝血功能;Fg抗原和活性分别用免疫比浊法和Clauss法测定;抽提DNA,对Fg 3个基因(FGA、FGB和FGG)以及抗凝血酶基因(AT3)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分析;采用常规血栓弹力图(TEG)和功能性FgTEG检查对家系B先证者及其父亲进行凝血功能的综合评价及血浆功能性Fg评估;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浆Fg肽链分子量;采用Fg动态聚集曲线和纤维蛋白溶解曲线实验检测血浆Fg的功能.结果 2例先证者凝血酶原时间(TT)和爬虫酶凝固时间(RT)明显延长,Fg活性仅为0.5 g/L和0.6 g/L,但其抗原均正常,分别为2.32 g/L和2.66 g/L.两个家系先证者均存在γ链Arg275His杂合突变,家系B先证者的祖父和姑母同时检出AT3 g.5876T>C(Ser116Pro)杂合突变.家系B先证者及其父亲TEG检测结果中α值分别接近和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下限,但最大波幅(MA值)均为正常;在功能性Fg TEG检测中,MA值明显偏低.Fg动态聚集曲线中先证者和家系患者的起跳时间明显延长、峰值明显降低.纤维蛋白溶解曲线中多数患者的纤维蛋白在特定时间内不能被纤溶酶原完全溶解.结论 首次发现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AT缺陷的患者.γ链Arg275 His突变使Fg在纤维蛋白单体聚合以及纤维蛋白溶解方面出现异常.联合应用常规TEG和功能性TEG检测,可以更好地评估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Fg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止凝血状态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6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66名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不同孕期血小板聚集率(PAGT:MAR)、血栓素B2(TXB2)、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栓调节蛋白(TM)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孕中期及孕晚期PAGT:MAR及TXB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中期及孕晚期TT、PT、APT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Fi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中期及孕晚期v W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t-P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中期及孕晚期DD、FDP、TAT、T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尽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栓前状态标志物检测,评估其血小板聚集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血栓形成,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诊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DTA-K2抗凝真空采血管抗凝剂过量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门诊行血常规检测者60人,先用7.2 mg EDTA-K2采血管取血约2 mL(观察组)后,再用3.6 mg EDTA-K2采血管取血(对照组)至负压耗尽。两组分别于采样后30 min、1 h、2 h、4 h和6 h,在Sysmex XN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以自动进样模式检测血常规,得到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单核细胞百分比(Mon%)。根据两组在各时间点的均值、差值均值计算偏差率,以允许总误差(TEa)为参考,评价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选取两组1 h的检测结果,采用Bland-Altman法,进行单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结果 采样后30 min、1 h、2 h、4 h和6 h检测偏差率最大的分别是PLT(...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型凝血标志物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对儿童脓毒症诊断和出院预后的预警效能。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诊断为脓毒症(包括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59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于诊断脓毒症当日检测sTM、t-PAI·C和传统凝血指标。另选择20例行包皮环切患儿为对照组, 于纳入当日检测上述指标。脓毒症组患儿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 预测儿童脓毒症及出院时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不同指标对预测儿童脓毒症诊断和预后的效能。结果 59例脓毒症患儿中男39例、女20例, 年龄61(22, 136)月龄。存活组44例, 死亡组15例。20例对照组均为男性, 年龄107(94, 122)月龄。脓毒症组患儿sTM和t-P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9, 17)×103 比9(8, 10)×103 TU/L, 10(6, 22)比2(1, 3)μg/L, Z=-...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