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然衰老是规律,皱纹的产生也是如此。皮肤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形成游离自由基,自由基破坏正常细胞膜组织内的胶原蛋白、活性物质,氧化细胞而形成了小细纹、皱纹。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8岁.因龟头反复起红疹、溃烂十余年就诊.患者10年前开始龟头部起小红疹,伴刺痒及轻微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包皮过长引起的龟头炎,行包皮环切术,术后症状无改善.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持续一年对同一目标人群社区管理前与进入社区管理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比确,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将目标人群在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前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值作为对照组.将同一目标人群纳入社康中心管理后每月血糖测定结果及每三个月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作为治疗组.结果 通过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无论在血糖控制水平,24 h血糖波动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与管理前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对该类疾病的跟踪管理比单纯药物治疗更有效,而社康中心是管理这类慢性疾病的合适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固定性伴通知方法、引导策略的应用并检验其效果。方法运用患者通知和约定通知二种性伴通知方法和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及通知技巧辅导、检验结果讨论等三阶段引导策略,对251名妊娠梅毒患者进行性伴通知,观察其性伴通知意愿改变情况以及其性伴就诊率。结果实施分阶段引导策略后,妊娠梅毒患者固定性伴(含法定配偶)信息引出率达100%,愿意通知性伴的患者比例由29.88%上升到88.84%(P<0.01),通知的确定性由33.3%上升到71.7%(P<0.01)。通知成功率达88.78%,性伴就诊率达78.88%。结论患者通知与约定通知结合的性伴通知方法以及三阶段引导策略的应用可提高妊娠梅毒患者性伴就诊率,对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8岁.因龟头反复起红疹、溃烂十余年就诊.患者10年前开始龟头部起小红疹,伴刺痒及轻微疼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包皮过长引起的龟头炎,行包皮环切术,术后症状无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0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内所建立的梅毒孕妇及其所分娩的新生儿的专项病历资料,对其中28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和199例正常妊娠结局患者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梅毒孕妇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梅毒孕妇的婚姻状况、就诊时TRUST滴度和是否有配偶以外的其他性伴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梅毒孕妇婚姻状况(OR=4.111,P=0.019)和就诊时TRUST滴度(OR=3.233,P=0.015)与孕妇的妊娠结局相关。结论梅毒孕妇的未婚和离异的婚姻状况、就诊时TRUST滴度大于1:8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氨苯砜(DDS)是一种传统的抗菌药,具有抗细菌和抗炎症效应,主要用于麻风等的治疗。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极易误诊和漏诊,造成严重后果。随着DD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DDS综合征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为提高对本病的识别,对我科诊治的1例DDS综合征诊疗情况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少年肥胖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我国伴随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儿童青少年肥胖增势迅猛,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1].本文利用2006~2009年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数据进行分析,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体外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药效学模型,探讨丹皮酚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皮酚对RBL-2H3肥大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ELISA法,明确体外RBL-2H3细胞活化分泌组胺及TNF-α动力学特征。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对RBL-2H3肥大细胞分泌组胺及TNF-α的影响。结果丹皮酚对RBL-2H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0.22 mg/mL。RBL-2H3细胞活化脱颗粒,分泌组胺的释放率在前30 m in上升较快,30 m in后上升进入平台期;TNF-α分泌的量在1h达高峰。丹皮酚抑制RBL-2H3细胞释放组胺和TNF-α作用不弱于色甘酸钠0.1,0.5 mg/mL。丹皮酚浓度的对数与其对RBL-2H3细胞释放组胺和TNF-α的抑制率呈线性相关(P=0.000<0.01)。结论丹皮酚呈剂量依赖性抑制RBL-2H3细胞分泌组胺和TNF-α。  相似文献   
10.
氧化苦参碱对RBL-2H3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的抗I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对RBL-2H3细胞活化的影响。根据MTT比色法分别选择氧化苦参碱5个不同的实验浓度,并以色甘酸钠作为阳性对照。以C48/80刺激RBL-2H3细胞活化脱颗粒,测不同浓度药物对RBL-2H3细胞分泌组胺及TNF-α变化。结果:氧化苦参碱对RBL-2H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氧化苦参碱能抑制RBL-2H3细胞释放组胺及TNF-α,抑制作用不弱于色甘酸钠组。氧化苦参碱浓度的对数与RBL-2H3细胞释放组胺和TNF-α抑制率呈高度线性关系。结论:氧化苦参碱能抑制RBL-2H3细胞分泌组胺和TNF-α,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治疗I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能和它抑制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