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结节性脂膜炎伴发胸腹水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南芳  陈梅芳 《临床医学》1997,17(12):F004-F004
结节性脂膜炎以往称之为回归型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又名Weber-Christian病,属少见病,伴胸腹水者更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15岁。入院前3周发热,体温39.8℃,伴四肢皮下黄豆至鸽蛋大的肿块,经先锋霉素Ⅵ号,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炎治疗,体温仍在38~39℃之间,近一周来鼻衄,于1995年8月18日入院。体检:T38℃,左鼻翼旁1.0×2.0cm的肿块,有触痛。心肺无特殊。腹软,肝肋下2.0cm,质软,脾肋下3.0cm,质软。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躯干、四肢扪及数十枚直径1.0至3.0cm的皮下结节,质地硬,  相似文献   
2.
X线和二维超声心动图综合诊断缩窄性心包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手术证实的68例缩窄性心包炎,男46例、女22例,年龄36±14.5岁。分析其X线胸片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本病的特点,优缺点和诊断依据,结果:在发现心包增厚方面二维超声心动图优于X线胸片;在发现心包钙化方面后者优于前者,联合应用两者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能发挥其优点,互补其缺点,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心达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在5个临床中心选择44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予以口服丹参片和心达康片治疗。结果受试者入组总数为447例,432例完成了试验,其中试验组323例,对照组109例。两组PPS集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9.81%,试验组90.31%,FAS集分别为对照组88.39%,试验组88.29%,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0.1%,对照组为6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期间未见患者血、尿、便常规和肝肾功能异常;共出现10例不良事件,其中试验组出现的1例恶心与药物有关,其余9例与试验药物无关。结论心达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住院不稳定心绞痛10例,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20例,低分子肝素钠4100IU一日二次皮下注射10-14天。结果 20例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胸痛缓解时间和ST段回落时间明显缩短。10例不稳定心绞痛胸痛缓解时间缩短,含服硝酸甘油量减少。1例停止肝素治疗以后1周急性心肌梗塞,30例病例中5例皮下出血,2例大便隐血阳性。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76岁,1983年因胸闷、心悸经我院诊断为“冠心病”,以后反复发作,服消心痛、复方丹参片能缓解。1986年1月8至9日昏厥8次,每次2-3分钟,1月10日来院急诊并收入院。体检,T37℃,BP140/ 70,神志清、无紫绀、颈静脉不充盈。两肺无罗音。心率64次/分,早搏7-8次/分,无杂音。肝脾不大、下肢不肿。入院后又昏厥2次伴四肢抽动,每次发作2分钟。发作后心电图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心动过速、Q-T间期0.50秒(附图A,见第204页,后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正常组30例、慢性特发性房颤组30例、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30例的血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纤维蛋白原(Fg)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慢性特发性房颤组和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GMP140、vWF及F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慢性特发性房颤组GMP140、vWF及Fg却低于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组(P<0.05)。结论: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和慢性非瓣膜性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患者一样具有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由房颤本身所致,慢性特发性房颤患者亦需积极的抗栓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氯沙坦、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对调节细胞外基质降解,改善心肌重构的作用.方法 将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组、氯沙坦治疗组、盐酸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组(盐酸贝那普利10mg/d,氯沙坦50mg/d,共用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1、TIMP-4水平.结果 经盐酸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8周后,三组血清MMP-1、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TIMP-1水平明显上升,且盐酸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组较另二组上升水平明显增加;血清TIMP-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CHF患者中加用盐酸贝那普利、氯沙坦能调节MMPs、TIMPs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8.
缩窄性心包炎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附68例手术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近10年经手术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12~72岁)。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50例(73.53%)、不肯定3例(4.41%),误漏诊15例(22.06%)。与手术发现对照,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增厚率为41.18%(28/68)。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包反射增强31例,其中2例确定为心包钙化并得到手术证实,另29例手术出现心包钙化18例。另19例二维超声心动图无心包反射增强,而手术发现心包钙化。本组资料提示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依据:(1)心包增厚、粘连、反射增强。(2)心房增大、心室不大。(3)室壁舒张受限制。(4)室间隔舒张期矛盾运动。(5)下边静脉和肝静脉增宽。  相似文献   
9.
病史摘要患者男,58岁,农民,已婚,住院号130577。因呕吐棕褐色液体伴柏油样粪便一天,于1982年1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天开始感中上腹不适,入院前一天在田间劳动时伴有恶心,并呕吐棕褐色胃内容物一次,约200ml,同时感头晕、乏力、出冷汗,以后又解柏油样粪便,约150g。急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而收入院。患者在10个月和8个月前因同样情况曾两次住院。胃肠钡餐示食管下段与胃底部有外来弧形压迹。肿块呈圆形,位于胃底与左膈之间,直径14cm。超声波提示左膈下有肿块(脾脏)。  相似文献   
10.
按本例有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原因,临床表现符合急性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PaO2/FiO2)等也满足了ARDS的临床诊断标准,但X线胸片只表现为一侧弥漫性透过不良,能否诊断为单侧性ARDS。请读者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