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骨转移癌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而通常癌症患者都会伴随一定的骨骼并发症(包括病理性骨折,骨钙血症脊髓压迫)和疼痛。[1]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骨矿化或骨吸收作用,在缓解骨痛方面发挥作用,并能够产生一定的抗炎作用[2]。参麦注射液含有人参皂甙,麦冬皂甙及微量人参多糖,麦冬多糖等有效成分,有益气固脱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2例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病人予以二线治疗:伊立替康180 mg/m2,静脉滴注1 h,第1天;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第2天;21 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 :22例病人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有效率为22.7%,疾病控制率为72.7%,病人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1.8个月.严重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13.6%和4.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中,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能够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晚期NSCLC一线化疗病人46例,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组22例(培美曲塞组),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组24例(吉西他滨组)。比较2组病人的近期疗效、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培美曲塞组和吉西他滨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6.4%和29.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2.5%和45.8%,中位PFS分别为6.5个月和6.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培美曲塞组和吉西他滨组粒细胞减少分别为36.4%(8/22)和66.7%(1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前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低,病人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癌性腹水是晚期胃癌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在引起癌性腹水的病因中,胃癌仅次于卵巢癌居第2位[1]。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癌性腹水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了4例晚期胃癌伴顽固性腹水病例,在使用阿帕替尼治疗后,腹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显示出阿帕替尼具有潜在的治疗癌性腹水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人肝细胞癌(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
测HCC 76例、肝硬化33例、肝炎30例、正常肝组织20例中TREM-1蛋白的表达及定位,并对该蛋白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
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在体外使用人正常肝细胞LO2 和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
TREM-1 mRNA及蛋白表达,以证实组织学结果。结果正常肝组织中TREM-1为阴性表达;肝炎、肝硬化和HCC组织中该蛋
白表达显著上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6/30)、24.24%(8/33)和21.05%(16/76),但该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5,
P=0.907)。与非癌肝组织(肝炎、肝硬化组织)相比,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的TREM-1 蛋白定位发生明显改变:非癌肝组织中
TREM-1 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胞核中,偶见定位于细胞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的蛋白颗粒均位于癌细胞胞质,未见细胞核定
位。TREM-1蛋白与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0.261,P=0.023),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肝病背景、淋巴结转移及
脉管癌栓无明显相关(均P>0.05)。细胞学实验显示LO2细胞有部分TREM-1 mRNA及蛋白表达,而SMMC-7721肝癌细胞该
指标明显上调。结论TREM-1蛋白的表达上调及在胞质中的异常定位可能与HCC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口服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每天各1次;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每天1次,氯吡格雷75 mg,每天2次,1个月后改为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服药1个月后,观察2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随访1年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服药1个月后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2组患者心肌再梗死、心源性死亡和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倍剂量氯吡格雷能够降低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和比较MxEP与E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0例Ⅲ~Ⅳ期NSCLC采用MxEP方案[足叶乙甙(VP16)75mg/m2,第1~5天;顺铂(DDP)30mg/m2,第1~3天;米托蒽醌(MxT)10mg,第2天]联合化疗。27例Ⅲ~Ⅳ期NSCLC采用EP方案(VP16 75mg/m2,第1~5天;DDP 30mg/m2,第1~3天)联合化疗。结果: MxEP组CR和PR共17例,有效率56.7%,中位缓解期6个月,中位生存期13个月;EP组CR和PR共11例,有效率33.3%,中位缓解期3个月,中位生存期8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Ρ<0.0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MxEP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mir-130a-3p及靶基因smad 4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两者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从石蜡组织包埋的51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提取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mir-130a-3p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IHC)法测定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mad 4表达,分析两者相关性、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总生存时间(OS)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130a-3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38±0.1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2.48±0.16)(P<0.001).在肝癌组织中,smad 4阳性表达率为72.5%(37/5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1.0%(26/51)(P<0.05).mir-130a-3p和smad 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s=-0.431,P<0.05).mir-130a-3p和smad 4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脉管癌栓及病理分级无关.肝癌组织中mir-130a-3p高表达患者中位OS(25.6个月)较低表达组(23.1个月)延长,但差异无统计意义;smad 4阴性表达组中位OS(26.7个月)较阳性表达组(20.0个月)显著延长(P<0.05).结论 mir-130a-3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通过调控smad 4的表达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mir-130a-3p有望成为肝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及预后判断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颈部残留转移瘤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对35例颈部残留转移患者,以平阳霉素8 mg,加生理盐水1~3 ml,行瘤体内注射,2次/周,连续2周。结果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12例,总有效率85.7%。毒副反应较轻。结论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治疗颈部转移瘤,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可以作为治疗颈部残留转移瘤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化疗联合经皮穿刺无水酒精肝转移瘤内注射(PEI)治疗肺癌伴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20例确诊为肺癌伴肝转移患者中,2例小细胞肺癌采用MxEP方案[足叶乙甙(VP-16)100 mg/d,第1至3~5天;顺铂(DDP)40 mg/d,第1至3~4天;米托蒽醌(MxT)10 mg,第2天]化疗;余18例非小细胞肺癌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NVB)25mg/m2,第1,8天;DDP 40 mg/d,第1至3~4天]或GP方案[吉西他滨(GEM)1000 mg/m2,第1,8天;DDP 40 mg/d,第1至3~4天]化疗。28 d为一周期,均用4个疗程以上。同时肝转移瘤灶给予彩超引导下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结果肺原发病灶的疗效11例为PR,无一例CR和PD;肝内转移灶经PEI治疗每个病灶最少2次,最多8次,无水酒精用量平均为6 ml;均达到治疗有效。毒副反应为食欲低下、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能一过性异常和穿刺部位疼痛。结论无水酒精局部注射治疗和静脉全身化疗的结合对肺癌伴肝转移的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