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恙虫病主要好发于青壮年,有关儿童恙虫病报告较少,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男,6岁,农村居民。因高热10天入院。十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40℃之间,一周前全身皮肤出现一过性皮症。无咳嗽、流涕等症状。查体:T40.2℃,精神差,全身皮肤无皮疹,双侧颌下,腋下及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约蚕豆大。心肺(-)。肝右肋下约7cm,质中,脾于左肋缘下2.5cm。神经系统(-)。血常规:WBC15.6×10~9/L,N0.58,L0.34,  相似文献   
2.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6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平  张继红  古立诚  丽华 《广东医学》2000,21(11):948-949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腺腺炎(AHNP)病变程度及病情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与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不同个体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变程度及病情进展速度不同。早期手术病例发现,发病时间相同的不同个体胰腺坏死程度不同;胰腺坏死程度相似的不同个体预后亦不同。全组病死率42%,早期保守治疗病死率35%,早期手术治疗病死率50%,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8年6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接受腹腔镜胃旁路术手术,且术后随访满1、2、3年的BMI<27.5 kg/ m(2 低BMI组,n=39)和BMI≥27.5 kg/m(2 高BMI组,n=35)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物理指标、糖代谢相关指标及胰岛功能相关代谢指标。结果 74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无中转开腹。在低BMI组中,术后1年空腹血糖、HbA1c、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空腹C肽、BMI、体质量、腰围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2年,空腹血糖、HbA1c、餐后2 h血糖、 HOMA-IR、BMI、体质量、腰围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年,空腹血糖、HOMA-IR、空腹C肽、体质量、腰围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严重并发症。低BMI组和高BMI组术后糖代谢和胰岛功能等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对我国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长期有效的降糖方法,主要降低患者腰围而不会有明显的体质量下降。更加长期的疗效还需大样本、更长时间的随访。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0例76岁以上的小肠肿瘤、肠粘连和结肠、直肠肿瘤的高龄老年患者,肠切除采用生物可分解吻台环吻合手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中、术后处理的围手术期特点.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8岁,因间断腹胀伴恶心呕吐7d入院。既往曾因右侧卵巢癌在外院行双侧卵巢、输卵管、子宫和大网膜切除,手术后已行1周期化疗。近1周出现间断腹胀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或进食后膝胸卧位或左侧卧位时可缓解,大便1—2次/d,量少干结,无腹痛、腹泻及便血,3个月来体质量下降约13kg,在外院予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欠佳,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患者消瘦、衰弱,心肺未及异常,上腹部可见明显肠型,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正常,未闻及血管杂音,无气过水音。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及血尿淀粉酶无异常,心电图、X线摄胸片正常,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示:钡剂顺利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降段,缓慢通过十二指肠球部,十二指肠水平段有纵形压迫迹象,似刀切状,  相似文献   
6.
胆道出血的介入诊断与治疗(附3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介入在诊断与治疗胆道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2例肝外伤手术后及 1例胆道结石手术后多次胆道大出血病人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肠系膜上动脉及肝动脉插管DSA检查 ,显示胆道出血血管的部位、出血分布、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形成情况 ,然后用微导管插管至出血血管分支 ,应用NBCA、PVA颗粒、明胶海绵及弹簧钢圈选择性栓塞。 结果  2例为弥漫性出血 ,1例为局限性出血 ,2例有假性动脉瘤形成 ,1例有肝动脉 -门静脉瘘形成。栓塞后造影显示出血血管成功栓塞 ,出血症状迅速停止。 结论 介入是胆道大出血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右下腹部疼痛误诊阑尾炎3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田浩  吴良平  张玉新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2198-2198
急性阑尾炎为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但因该病本身所出现的症状体征与内科、妇科的一些相关疾病相似,在临床上较易混淆,如临床医师工作不认真,对其鉴别诊断不够重视,就可能出现误诊,导致延误患者治疗,有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危及生命的可能.本文报告3例误诊病例,旨在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急腹症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根治术中胸壁大面积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 对40例LABC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13例于根治术后利用转移背阔肌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大面积胸壁缺损,27例采用游离植皮的方法修复.结果 背阔肌皮瓣联合游离植皮组术后全部一期愈合(一期愈合率100%),游离植皮修复组中18例一期愈合(一期愈合率66.7%).结论 对于新辅助化疗有效的LABC患者可以应用转移背阔肌皮瓣联合游离植皮修复根治术后的大面积胸壁缺损,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1岁,因“左颈部无痛性肿物2个月”于2008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颈部肿物,包块生长缓慢,无痛及明显不适,自认为为淋巴结遂未做特殊处理,近日来自觉包块增大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拟诊“颈部肿物性质待查”收入我科。入院体格检查:左上颈部胸锁乳突肌区较对侧膨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去势术辅助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施行卵巢去势术21例,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结果: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天均自行肛门排气。结论:对部分无法行药物性卵巢去势的患者,腹腔镜卵巢去势术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