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是传统中药,对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应用价值。我们应用黄芪注射液与西药相结合治疗冠心病,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及血浆内皮察(ET)、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研究黄芪对冠心病患者PBMC凋亡及血浆ET、IL-6影响。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所致,其机制很复杂。目前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反应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是一种系统炎症反应标志性因子。心力衰竭时心肌缺血、缺氧,体内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形成氧化应激状态,加重心衰。本文通过观察曲美他嗪对慢性心衰患者的C反应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普罗布考组27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降颅压及基础疾病治疗等),普罗布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0.5g,2次/d,连服30d;并于治疗前后进行2组神经功能评估(NIHSS评分)及hsCRP和SOD测定.结果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变化,神经功能改善,同时hsCRP下降,SOD上升;且普罗布考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8.0±25.4)vs(89.0±19.6)U/ml,P<0.05];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2.7±0.4)vs (3.9±0.8)m/L,P<0.05].结论 普罗布考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提高血清SOD水平,可能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肾性高血压时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21例老年肾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用药后室间隔、左室后壁及左室重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A峰速度及A/E比值明显下降,E峰速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依那普利治疗老年肾性高血压有效降压的同时亦可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CS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硬化斑块的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导致发病,其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均参与发病过程。普罗布考做为降脂药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对ACS抗氧化、抗炎作用研究并不多。本文通过观察普罗布考对ACS患者血浆hs—CRP及SOD水平影响,初步评价它的抗炎、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Binswanger病(BD)亦称动脉硬化性皮质下脑病,是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获得性智能障碍性疾病。对我院1995 - 0 1~2 0 0 3- 12 14 7例Binswanger病,其中伴有高血压者12 6例,占85 .7%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2例,女5 5例,年龄5 5~82岁,平均年龄6 8.9岁,高血压病史12 6例,糖尿病病史3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吸烟史6 5例,饮酒32例。临床表现智能减退132例,偏瘫93例,感觉障碍76例,假性球麻痹4 5例,锥体束征12 6例,共济失调2 2例,帕金森样综合征9例,尿便失禁2 2例。本组全部进行头部CT检查,可见脑室周围白质与半卵圆中心显示散在…  相似文献   
8.
泌尿系梗阻与肾有效血浆流量的关系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肾内科吴素铭徐建华131I-邻碘马尿酸肾图是一种新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它不仅校正了尿路梗阻时肾脏指数的误差,而且为肾脏供血与功能提供了新的量的指标。本文通过检测ERPF以探讨其与泌尿系梗阻患者的肾...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并发继发性青光眼(附二例报告)一汽集团公司职工医院肾内科吴素铭苏艳1典型病例〔例1〕患者,男,2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8年,2年前查血尿素氮、肌酐增高,双肾萎缩,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治疗1年。既往无眼部疾患。半年前双眼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饮食的不平衡 ,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有关冠心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尤其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视察冠心病患者血清中TNF α含量变化及它们在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冠心病 (CHD)患者 75例 ,男 4 8例 ,女 37例 ,年龄 4 6~ 78岁 ,平均年龄为 6 5 8岁 ,为 2 0 0 2年 10月~ 2 0 0 3年 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符合 1979年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合并糖尿病、肾病及严重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