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究丹参注射液对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与有丝分裂原活性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小鼠前成骨细胞分为4组,分别采用丹参稀释液浓度为0(对照组),75,150,300 mg·L-1进行干预。采用细胞计数(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光密度(OD)值;采用0.1%的茜素红溶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并观察各组钙结节生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γ-羟基谷氨酸骨蛋白(BGP)及Runt相关基因2(Run×2) mRNA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及其磷酸化状态(p-ERK1/2)、p-p38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1/2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GP及Run×2 mRNA表达。结果:各浓度丹参注射液组的OD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300 mg·L-1丹参组各个孵育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浓度丹参组钙结节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7 d后各浓度丹参注射液组的BGP及Run×2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经PD98059抑制后,300 mg·L-1丹参注射液(SM)+PD组BGP及Run×2 mRNA表达显著低于SM组(P<0.05或P<0.01)。300mg·L-1丹参组p-ERK1/2蛋白表达量和相对蛋白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300 mg·L-1丹参组p-p38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具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通路中的ERK1/2细胞信号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槌状指畸形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将新鲜尸体手指标本植入相应大小的永磁铁钉,观察其伸指和屈指效果,分析此方法治疗槌状指畸形的可行性。结果:5例手指标本剔除皮肤、筋膜等软组织,保留手指伸、屈指肌腱,置入永磁铁钉后,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手指关节功能:优3例,良1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0%。15例手指标本在保留所有组织后,模拟临床进行手术,采用掌侧入路植入相应大小的永磁铁钉,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术后患指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可0例,差1例,评分优良率为93.3%。所有标本术后的屈指活动范围与术前无区别。结论:槌状指畸形磁性矫正器治疗槌状指畸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旭华 《现代医学》2009,37(4):319-319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和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严重病变的一种重要方法.我院自2005至2008年底,共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疗效显著,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钛合金自攻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应用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钛合金自攻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跖跗关节损伤14例,其中单纯关节脱位4例,关节脱位伴骨折10例.按Myerson分类:A型2例,B型8例(B1型1例,B2型7例),C型4例;单纯内侧柱损伤2例,单纯中间柱损伤3例,内侧柱伴中间柱损伤2例,中间柱伴外侧柱损伤5例,三柱均损伤2例,2例患者同时伴有骰骨骨折.结果 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4周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术后12~16周拆除内固定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拆除内固定物后22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所有患者术后获得平均8.7个月(4~14个月)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平均为83.7分(75~91分). 结论可控加压骑缝钉联合自攻空心加压螺纹钉能灵活有效治疗跖跗关节复合体损伤,短期的临床随访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供区并发症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8年7月至2007年7月,有效随访的427例施行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供区的处理方法.其中:①直接缝合:单纯皮瓣49例,筋膜瓣27例;②游离植皮:单纯皮瓣258例;肌皮瓣65例;③逆行腹壁浅动脉皮瓣:28例.皮瓣或筋膜瓣切取面积30 cm×10 cm~18 cm×7 cm.随访时间8~54个月,平均21个月.采用SPSS 11.0.1对供区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近期并发症(4周内)包括:植皮区皮肤坏死23例(5.4%),伤口感染17例(4.0%),肌肉坏死2例(0.5%);远期的并发症(6个月以上)包括:伤口迁延不愈21例(4.9%),严重瘢痕28例(6.6%),严重局部不适感25例(5.9%),股四头肌功能障碍16例(3.7%).统计分析表明供区手术方式与供区并发症的出现具有相关性,部分并发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结论 应重视股前外侧皮瓣供区并发症的防治,合理选择和改良供区手术方案.术中注意软组织保护等均可有效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供区采用股前外侧筋膜瓣移植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供区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2例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患者,急诊清创术后1545 d二期行骨折脱位复位内固定,同时皮瓣游离移植或局部转移行软组织缺损覆盖术。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5例二期行皮瓣削薄术。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5个月。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优2例,良5例,可3例,差2例。结论伴有软组织缺损的中足损伤,必须在重视骨折和脱位的同时兼顾到软组织的处理,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术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的效果,并介绍跖侧入路截骨的优点.[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3月,共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15例.均为女性;年龄18 ~34岁,平均23.5岁.15例病人共有22根跖骨短小,其中8例为单侧第4跖骨短小,5例为双侧第4跖骨短小,2例为单侧同足有第1和第4跖骨短小.跖骨短缩1.5~2.5 cm,平均2 cm.在影像增强器的帮助下,采用足背侧安装Orthofix单边延长支架,跖侧入路截骨.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跖骨都延长到满意的长度,延长骨痂完全钙化.[结果]延长长度12 ~24 mm,平均18 mm,延长百分比25.8% ~48.7%,平均32.6%.骨延长指数(延长1 cm需要的时间)为52 d/cm ~ 85.8 d/cm,平均63.5 d/cm.按照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the 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的功能评判标准,平均AOFAS评分为89.6分,10例优,3例良,2例可.每个足趾延长后足背遗留直径1 mm点状瘢痕4个,足底切口为线性瘢痕,长2 cm,对功能无任何影响.全部患者对延长的结果和足外观满意.并发症包括:延长跖骨成角4例,对延长足外观无影响;跖趾关节间隙缩窄13例,活动度减小,这是影响AOFAS评分的主要因素,随时间延长而明显改善.[结论]跖侧入路截骨延长治疗先天性第四跖骨短小症能使短小的跖骨恢复到满意的长度,遗留足背瘢痕小,对应的足趾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陆立岚  吴旭华  李雪 《全科护理》2016,(30):3181-3183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术中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术前1d和手术当天,均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完成,包括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运用鼓励、安慰、暗示等语言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手术开始后播放病人喜欢的音乐,直至手术结束,观察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焦虑评分(SAS)并监测术前、术中、术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前及术中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对照组下降,实验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的焦虑程度比对照组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可以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提高舒适感,并有利于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评价联合应用美沙酮与氯硝西泮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4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2例,观察组联合给予美沙酮与氯硝西泮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沙酮治疗,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量表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副作用相比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美沙酮与氯硝西泮对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疗效令人满意,提倡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骨科手术方法的改进,骨科手术器材更新换代.骨科手术参与人员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中,手术室护士参与手术的全过程,成为从事本专业的高危人群.如何做好职业防护,降低其对医护人员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就骨科手术室护士的安全及职业防护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