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完全缓解(CR)期骨髓"前ALIP"样结构定位、定量异常的检测,探讨其与AML复发的相关性。对62例骨髓涂片示CR的患者骨髓活检塑料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预后随访,依据预后将其分为复发前组及未复发组。计算骨髓塑料切片每平方毫米内单个、两个聚集前体细胞数量及二者的总和,结合计算机图像分割法测量其与骨小梁间的精确距离,明确"前ALIP"样结构定位、定量异常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复发前组及未复发组骨髓"前ALIP"样结构数量分别为11±11.71和8.33±9.17个/mm2,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29±4.00)(P<0.01)。在"前ALIP"数量≥11个/mm2的17例患者中,复发前组12例,占70.6%,明显高于未复发组(29.4%,P<0.05);而复发前组"前ALIP"与骨小梁的相对距离为(341.31±266.16)μm,明显远于未复发组(242.41±174.65)μm(P<0.01),有向骨小梁间区迁移的趋势。在前"ALIP"与骨小梁之间平均距离≥341μm的18名患者中,复发前组14例,占77.8%,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AML患者CR期骨髓切片中"前ALIP"样结构平均数量超过11个/mm2或其与骨小梁间的平均距离超过341μm,预示AML可能早期复发,应及时进行再诱导缓解治疗。  相似文献   
2.
胸腺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并发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aplasia,PR C A)或重症肌无力(m yastheniagravis,M G)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同时并发PR C A及M G极为罕见,2004年本院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活动后心慌、胸闷伴食欲减退20d于...  相似文献   
3.
NKG2D-MICA/B在急性白血病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MICA/B在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初发未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MICA/B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MICA及MICB(sMICA,sMICB)水平,同时检测患者NKG2D表达水平。选择5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结果(1)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不表达或弱表达MICA/B,正常人淋巴细胞表面不表达MICA/B。(2)患者血清sMICA和sMIC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患者NKG2D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血病细胞表面MICA和MICB的脱落损伤基于NKG2D-MIC的抗白血病效应,可能是导致急性白血病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后缓解期骨髓中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bnormal location of immature precursor,ALIP)样结构及纤维增生在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观察47例AML患者从初发到复发前或随访终止前不同时间点采集的骨髓切片132张,以终末是否复发分为复发前组及未复发组,比较单位面积内“ALIP”样结构数量和网硬蛋白纤维化强度(reticalin fiber density,RFD)在两组间的差异;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对AML预后评估作用及二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复发前组患者缓解期间“ALIP”样结构数量为3.46±2.71簇/mm2,初发时RFD为2.76%±1.50%,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其中“ALIP”样结构>4簇/mm2或RFD> 1.68%者复发率分别高达89.5%及95.2%;“ALIP”样结构>4簇/mm2者初发时骨髓RFD为2.47%±2.48%,与“ALIP”样结构≤4簇/mm2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LIP”样结构数量和对应时间点的骨髓RFD间相关系数r=0.057,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ML患者骨髓“ALIP”样结构及RFD同为AML早期复发的不良预后因素,但二者间并无相关性,表明“ALIP”样结构的形成不依赖于骨髓纤维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EBV)相关性淋巴增殖性疾病(EBV—PTL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1例16岁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甲泼尼龙(CY/ATG/MP)预处理后行HLA 1/6位点不合的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移植后72d发生EBV-PTLD。经及时停用环孢素A(CSA),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α-干扰素及MP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结论PTLD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后一种少见但致命的并发症,高危患者应注意监测EBV—DNA变化、早期诊断、及时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 方法:2005-08/2006-1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男女各1例,按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新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标准分别为IIIb型、IIIa型,初诊时分别合并有胸腺瘤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经服用拟胆碱药和多种免疫抑制剂均不能控制症状。移植前采用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干细胞动员,在白细胞超过5×109 L-1时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加入冷冻保护液,置-196 ℃液氮中冻存备用。预处理方案为胸腺放疗+BuCy+ATG。移植当天,42 ℃水浴箱中快速复温冻存的造血干细胞,2例患者输入活的有核细胞数分别为1.32×108/kg和3.06×108/kg,输入活CD34+细胞数为2.57×106/kg和11.22×106/kg。 结果:2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都未出现肌无力危象,移植后1个月,在停用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后肌力正常。1例已随访30个月,不需服用药物,肌力仍正常;另1例移植后4个月,不服用药物肌力正常,移植后5个月死于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 结论:对于重症、药物治疗不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近期疗效显著,是治疗的重要选择,需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脐血来源丰富和GVHD发生率低等特点使脐血越来越多地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因脐血淋巴细胞免疫活性较低,移植后GVL相对较弱,因而不利于长期生存。已有研究发现NK细胞可杀伤宿主抗原呈递细胞而减轻GVHD,也杀伤肿瘤细胞起GVL作用,因此,如何提高脐血NK细胞活性已成为脐血造血干细胞中热门课题。近年发现一些细胞因子具有促进NK细胞分化成熟及增强抗肿瘤作用,因此细胞因子有望用于临床,在脐血移植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荣  吴振添  吴建梁 《全科护理》2020,18(18):2298-2299,2304
[目的]介绍一个便携、恒温的气道湿化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方法]设计一个便携、恒温的气道湿化器,装置分为瓶身部分和湿化管道两部分,瓶身是具有保温功能的双层圆柱形杯体,湿化器的盖子上有接头出雾口,可与管道相连。通过和传统的湿化装置相比较,评价该湿化器的临床效果,包括感染率、套管脱出率和套管堵塞率等。[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病人均存活,观察组病人感染、套管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372,0.027)。[结论]研制的新型气道湿化器具有便携恒温特点,有利于减少气道感染和套管堵塞,适于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9.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效果。方法:2005-08/2006-1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男女各1例,按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新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标准分别为IIIb型、IIIa型,初诊时分别合并有胸腺瘤及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经服用拟胆碱药和多种免疫抑制剂均不能控制症状。移植前采用环磷酰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干细胞动员,在白细胞超过5×109L-1时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造血干细胞,加入冷冻保护液,置-196℃液氮中冻存备用。预处理方案为胸腺放疗 BuCy ATG。移植当天,42℃水浴箱中快速复温冻存的造血干细胞,2例患者输入活的有核细胞数分别为1.32×108/kg和3.06×108/kg,输入活CD34 细胞数为2.57×106/kg和11.22×106/kg。结果:2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都未出现肌无力危象,移植后1个月,在停用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后肌力正常。1例已随访30个月,不需服用药物,肌力仍正常;另1例移植后4个月,不服用药物肌力正常,移植后5个月死于间质性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结论:对于重症、药物治疗不佳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近期疗效显著,是治疗的重要选择,需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实体器官移植后发生的一类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由移植后供者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供者起源的红细胞抗原所致,其在移植后较晚期发生,多为难治性,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