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自在我院住院痊愈出院后2周至6个月复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国内修订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ility of Life Invertory-74,GQOLI-74)作为调查工具,所有资料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躯体纬度、心理纬度、社会纬度及物质纬度评分均未超过50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有运动与感觉、经济状况、正性情感、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的婚姻状况、居住地、监护人、年龄及用药等.在经济状况、正性情感、婚姻与家庭、总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有差异;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比较在疾病恢复后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女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我感觉生活质量偏低,运动与感觉、经济状况、正性情感和生活环境等11项因子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加替沙星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7)的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1.43%和88.57%与48.65%和81.08%;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治疗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5.
6.
药物的矛盾效应是指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与其作用完全相反的矛盾现象。由于矛盾效应在治疗中存在潜在性,不易察觉,却有较大的危害作用。现将几种具有典型矛盾效应的药物分述如下,以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30例)及西酞普兰(30例)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症状量表(TESS)评定治疗时出现的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均在第1周末起效,第2周末出现显著疗效。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HAMD、HAMA减分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第1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西酞普兰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均有较好的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患者的就医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精神科常见疾病。然而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往往首次就诊于非精神科医院。本调查是为了了解抑郁症患者发病后的就诊情况,以便使他们能够得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0月,对在我院住院的11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以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的评价,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10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纳入标准:符合CCMD-3诊断标准[1];BPRS<40分;无各种原因引起的人格改变;患者有能够独立完成问卷填写的能力。共有200例精神科患者接受了调查,110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精神分裂症89例,躁狂发作7例,抑郁发作7例,神经症7例;男50例,女60例,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5.8±16.9)岁;住院时间24d~1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中学70例,大专15例,本科6例。二、方法1.评定工具。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自在我院住院痊愈出院后2周至6个月复诊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国内修订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tic Quility of Life Invertory-74,GQOLI-74)作为调查工具,所有资料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评价、躯体纬度、心理纬度、社会纬度及物质纬度评分均未超过50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有运动与感觉、经济状况、正性情感、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的婚姻状况、居住地、监护人、年龄及用药等。在经济状况、正性情感、婚姻与家庭、总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有差异;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比较在疾病恢复后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女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我感觉生活质量偏低,运动与感觉、经济状况、正性情感和生活环境等11项因子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