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B型脑钠肽(BNP)、临床表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7 ±7.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9±1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P <0.01).治疗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B型脑钠肽(BNP)分别为(133.89 ±5.45)次/min、(34.25±5.67)次/min、(104.52 ±7.25) mmHg、7.29 ±0.06、(81.52 ±5.01)%、(55.30 ±7.14) mmHg、(46.23±10.30) mmHg和(831.59 ±292.65) ng/L,治疗3h后上述8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87.27 ±5.74)次/min(t=32.794,P <0.01)、(20.15 ±2.54)次/min(t=12.636,P<0.01)、(76.57±3.76) mmHg(t=19.055,P<0.01) 、7.40 ±0.06(t =7.218,P <0.01)、(97.16±1.27)%(t=16.848,P <0.01)、(92.80 ±6.24)mmHg(t=22.019,P<0.01)、(40.56±5.19) mmHg(t=2.737,JP<0.05)和(265.52±65.39) ng/L(t=10.511,P<0.01).对照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132.13 ±5.31)次/min、(34.96±4.78)次/min、(102.56 ±7.14) mmHg、7.30 ±0.06、(82.15 ±5.24)%、(54.56±6.27) mmHg、(44.30±9.27) mmHg和(823.15±277.26) ng/L,治疗后心率[(92.15 ±4.28)次/min,t=32.638 、P<0.01]、呼吸频率[(23.91 ±3.27)次/min,t=10.634、P<0.01]、MAP[(82.83±3.52) mmHg,t =13.800 、P<0.01]、SaO2[(93.16±2.59)%,t=10.488、P<0.01)]、PaO2[(75.19±3.52) mmHg,t=15.974、P <0.01]和BNP[(371.15±87.55) ng/L,t=8.656 、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PaCO2较前无明显改变,分别为7.32 ±0.05(t=1.426,P =0.159) 、(43.78 ±6.74)mmHg(t =0.253,P=0.8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795、5.056、6.767、5.703、7.721、13.686、2.107、5.382,P <0.01或P<0.05).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血清sVCAM-1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sVCAM-1水平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治疗UA疗效良好,同时可降低血清sVCAM-1水平,稳定易损斑块可能是其治疗U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细胞由于长时间心肌缺血而坏死。心电图作为一种有用可行的检查手段已广泛用于梗死相关动脉及其闭塞部位的诊断。本文就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作简要综述,以便准确定位下壁梗死相关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对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静脉持续泵入地尔硫卓72h治疗。严格控制地尔硫卓的剂量。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ST段压低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静脉滴注地尔硫卓治疗后,心绞痛得到有效控制,总有效率9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时ST段压低程度减轻(P〈0.05);治疗后血压、心率(P〈0.05)和收缩压×心率均明显降低(P〈0.01),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尔硫卓静脉泵入治疗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但需严格控制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淄博市临淄区2016-2019年4家二级甲等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12家社区诊所及136家村卫生室心电图远程会诊数据,探讨区域性心电远程会诊中心的运行效果。方法:临淄区4家二级甲等医院、8家乡镇卫生院、12家社区诊所、136家村卫生室分批次逐步构建区域性心电图远程会诊中心,选取2016-2019年临淄区160个心电采集终端的心电远程会诊数据,统计心电远程会诊工作量和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结果:2016-2019年的4年间,心电远程会诊工作量分别为4768例、7687例、8606例和11429例,工作量逐年增加;每月心电远程会诊工作量逐年增加,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61.61%,年检出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区域性心电远程会诊中心能够充分利用大医院优质资源,提高心电检测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内心血管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病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进行治疗,两组均配合现代仪器设备检查等辅助治疗措施,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35.29%,营养失衡率为55.88%;实验组感染率为17.64%,营养失衡率为8.8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支持与感染控制的相关性较大,在治疗中配合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王英亮  孟宪浩  吴业新  王滨帅 《临床荟萃》2011,26(20):1759-176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40mg/d,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80mg/d,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sVCAM-1水平,并检测其他临床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sCRP、sVCAM-1浓度均比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A组和B组分别为hsCRP(10.52±1.76)mg/L vs(7.79±1.53)mg/L;sVCAM-1(441.18±87.06)μg/L vs(347.91±94.25)μg/L;hsCRP、sVCAM-1下降与LDL-C、TC下降无相关性(P〉0.05)。结论强化降脂治疗能明显抑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清hsCRP和sVCAM-1水平,氟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对老年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环磷腺苷葡胺加常规治疗,疗程10d,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及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3—9.66,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及FS(%)值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4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70-20.30,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17,P〈0.05),治疗组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采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既能降低其血清NT—proBNP水平,又能提高其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硝酸甘油是治疗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冠心病的常规药物,它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扩张周围静、动脉减轻心脏负荷,由于具有较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其在合并低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生脉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肌细胞、抗休克等作用。我院2002年3月~2004年3月收治了合并低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共42例,将硝酸甘油与生脉注射液合用取得了较好疗效。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2年3月~2004年3月收治的合并低血压的急性心肌梗死共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9.6±12.2岁,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