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运动功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对84例不孕症患者的卵泡早期、卵泡中期、卵泡晚期以及黄体早期的子宫内膜运动分别作连续3min检测并录像,再应用计算机媒体播放软件对图像进行放大、快速播放,观测并记录子宫内膜运动的类型、运动频率、运动速度等指标。结果:84例患者336次检测中,显示运动278次(82.74%),无运动51次(15.18%),图像显示不清7次(2.08%)。共检测到7种运动类型。卵泡早期及中期、晚期、黄体早期子宫内膜运动发生率逐渐增高(P〈O.05)。不同时期子宫内膜运动类型的构成比不同,4个时期子宫内膜运动均以Ⅰ型为主,且卵泡早期至黄体早期子宫内膜Ⅰ型运动比例逐渐增加fP〈0.05)。卵泡期Ⅰ型运动传播时间逐渐缩短,黄体早期则显著延长(P〈0.05)。卵泡早期、中期运动频率较卵泡晚期低,卵泡晚期运动频率较黄体早期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运动功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经阴道超声及计算机媒体播放软件能直观、有效的检测子宫内膜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塑料薄膜包裹转运早产儿与传统转运对体温的影响。方法将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各140例,分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包裹转运,观察组采用塑料薄膜包裹,转运到新生儿病房后记录转运时间、体温与14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包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NICU时与进入NICU后1 h,观察组早产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进入NICU后2 h,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脑室内出血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塑料薄膜包裹法可防止早产儿低体温,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60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年轻组)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进行分析和研究,选择同期35岁以上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依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等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结果 对照组Ⅰ B期+ⅡA期和≥ⅡB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1.08%(30/37)和52.17%(12/23),均明显高于年轻组的72.22%(26/36)和37.50%(9/24)(P<0.05),年轻组Ⅰ B期+ⅡA期和≥ⅡB期患者2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0.56%(11/36)和41.67%(10/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1%(5/37)和21.74%(5/23)(P<0.05).结论 宫颈癌的年轻化趋势应引起关注,应对年轻妇女加强教育,定期行宫颈癌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并尽早防治.  相似文献   
5.
例1.27岁,孕0产0,住院号153503。因婚后2年未孕就诊,以“子宫肌瘤”为诊断于2000年12月11日入院。1998年9月婚检B超发现子宫内占位病变。月经规则,经量正常。末次月经2000年11月19日。妇科检查:子宫颈中度糜烂,子宫前位,孕3个多月大小,形态不规则,质地中等,活动可,无压痛。B超提示:子宫右侧壁混合回声占位(子宫肌瘤?)。于12月13日行肌瘤挖出术。病理报告(病理号2000—2967):子宫上皮样平滑肌瘤伴部分囊性变。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卵巢脓肿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经阴道超声诊断输卵管卵巢脓肿,以提高其诊断率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用经阴道超声观察186例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病灶形态并检测血流分布情况。结果:186例中用经阴道超声探及包块而正确诊断了158例,准确率为85%。其中58例于病灶内探及血流而72例于包块周边探及血流。根据包块大小对治疗方案进行选择。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输卵管卵巢脓肿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卵巢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妊娠的术前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检测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胚囊型24例(63.2%),不均质型14例(36.8%)。超声检查诊断28例(73.7%),误诊9例(23.7%),漏诊1例(2.6%)。结论超声诊断卵巢妊娠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胚囊型卵巢妊娠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盆腔良性囊性肿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介入治疗盆腔不同良性囊性肿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对129例患者共161个囊性肿块进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其中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38个(A组),卵巢非赘生性囊肿 21个(B组),阔韧带囊肿 16个(C组),盆腔包裹性积液 39个(D组),输卵管积水 47个(E组).A、B、C三组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D、E二组采用灭滴灵、丁胺卡那霉素等抗炎治疗,术后第 1、3、6个月各随访一次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 161个囊性肿块术后1、3、6个月的总治愈率分别为59.0%,65.8%,60.2%.A、B、C三组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B、C三组的治愈率与D、E二组的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01).A、B、C三组术后1个月的治愈率较术后 3、6个月低而显效率则较高.D、E二组治愈率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而降低.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及阔韧带囊肿均有显著效果,疗效判断以术后 3个月较为合理.盆腔包裹性积液及输卵管积水的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半封闭式塑料薄膜外加包被包裹早产儿对其早期体温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早产儿均置于新生儿辐射保暖床上保暖,观察组采用半封闭式塑料薄膜结合新生儿包被包裹用于维持早产儿体温,对照组仅采用新生儿包被包裹,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胸围、体温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第7天下午和傍晚、第14天清晨和下午及傍晚、第28天清晨和傍晚体温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早产儿第7天体质量减少值低于对照组,第14、28天体质量增长值大于对照组(P0.05);第28天,观察组早产儿身长、头围增长值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胸围增长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封闭式塑料薄膜外加包被包裹利于调控早产儿体温,且对早产儿早期的体质量、身长、头围等增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在足月胎膜早破初产孕妇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单胎孕妇,破膜2h后未临产,宫颈条件未成熟(宫颈Bishop评分≤4分),孕妇知情同意后欣普贝生组入组50例,催产素组50例。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情况。结果:与催产素组比较,欣普贝生组8h、12h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增加(92.0%vs 64.5%,P0.01;95.9%vs 79.2%,P0.05)。欣普贝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86.0%vs 60.0%,P0.01),且欣普贝生组用药12h、24h内阴道分娩率亦显著提高(42.0%vs 8.0%,P0.001;64.0%vs 34.0%,P0.01)。欣普贝生组用药至临产、用药至阴道分娩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7.4±1.0)h vs(14.2±2.0)h,P0.01;(15.4±1.4)h vs(21.4±1.6)h,P0.01]。欣普贝生组引产失败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显著降低(2.0%vs 16.0%,P0.05;0 vs 12.0%,P0.05);两组急产、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论:足月胎膜早破且宫颈条件未成熟的初产孕妇,应用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直接催产素引产,但用药期间应加强母儿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