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 各种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方法:系统回顾20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心脏损伤(198/2279)占8.7%;肾脏损伤(27/2279)占1.18%;肝脏损伤(18/2279)占0.79%;消化道损伤(12/2279)占0.53%;ARDS(6/2279)占0.26%。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旦发生并发症,其后果严重,死亡率高(本组为1.5%)。小剂量皮质激素的应用、间断输入新鲜血浆和能量合剂以及H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对患的康复和并发症的预防均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3.
导向穿刺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笔者利用B超导向穿刺抽吸组织成份诊断腹腔肿块。一次穿刺确诊率达97.2%。特别是利用肝素化后的空针抽吸,既得到细胞学的结果,又得到组织学的结果,使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为提高。本组中有42例经手术证实,其结果与术前穿刺结果完全相符合。笔者还利用B超导向对部份患者进行了介入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优点是提高了局部药物的浓度,增强了疗效。同时也减轻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将去脂降黏这项新的、高科技的、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服务于广大心脑血管病患。方法 对95例病人进行全程治疗护理学的观察研究。结果 严格规范了各项操作治疗规程,所有治疗病例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无一例发生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必不可少,规范操作、技术熟练至关重要,医护紧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对48例L型细菌的临床分析认为,L型细菌与原菌有互变现象,临床症状多变。病程长、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而L型细菌的检出则是确诊的关键。普通血培养阴性而又高度怀疑L型细菌感染时,应及早作骨髓培养,以便及早确诊。至于治疗,疗程要长,抗生素要足量,最好二次普通培养和L型培养均为阴性方可停药。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继发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继发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氧疗、控制感染、扩张血管、纠正止心衰、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IU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10~14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继发红细胞增多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冠心病与无痛性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对20例正常人、20例冠心病患者及26例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了内源性洋地黄样免疫活性物质的测定,结果正常人为0.51±0.18ng/ml,冠心病组为1.04±0.49ng/ml,无痛性心肌缺血组为0.99±0.35ng/ml。冠心病组和无痛性心肌缺血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值均小于0.001。认为冠心病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是一致的。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往往被忽视,故危险性更大,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1.1 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7、22、38岁。入院时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炎者2例、贫血性心脏病者1例。病程分别为75、219、120天。入院时体温33.5℃者1例、39℃者1例、41.5℃者1例。3例均为不规则发热。入院前3例均应用过青霉素、链霉素,1例应用过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极化生物平衡离子吸附降脂降粘疗法(也称之为洗血疗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磁极化生物平衡离子吸附疗法对22例老年患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临床各项指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2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指标、血脂等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患者的TCHO(胆固醇)、TG(甘油三酯)分别为(6.21±1.14)mmol/L和(6.78±5.13)mmol/L;治疗后分别为(4.36±0.99)mmol/L和(2.41±2.10)mmol/L,P<0.05,均显著降低。治疗前患者的HCT(红细胞压积)、PFC(纤维蛋白)、NP(血浆粘度)、NR(全血粘度)、VAI(细胞聚集指数)分别为(0.441±0.042)V、(4.11±1.78)g/L、(3.86±1.98)mpa.s、(5.68±0.79)mpa.s和0.89土0.23;治疗后分别为(0.344±0,061)V、(2.21±1.12)g/L、(1.49±0.40)mpa.s、(3.21±0.56)mpa.s和0.40±0.15,治疗前后对照比较,P<0.02。结论本方法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