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临床耐氟康唑白念珠菌14-α脱甲基酶的K143Q氨基酸置换与氟康唑耐药形成的关系。方法运用体外定点突变技术构建ERG11基因A427C突变型重组质粒,并利用酶切、连接构建YES2/CT酵母表达质粒。通过构建成的表达质粒在酿酒酵母中的异源性表达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表型的检测,分析其致K143Q氨基酸置换与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产生耐药的关系。结果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表型检测显示,含氨基酸置换的表达质粒转染于酿酒酵母INVSc1后,氟康唑最低抑菌浓度(MIC)增加16倍。结论 K143Q可增强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设计合成2-咪唑基-戊-1,4-二烯-3-酮类衍生物,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方法以不同取代的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Aldol缩合、溴代、亲核取代和Knoevenagel缩合四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合成了3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MS谱测定。结论目标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做进一步改造和修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补益脾胃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 152 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奥美拉唑)、研究组(奥美拉唑+补益脾胃方),各 76 例。 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水平、Akt(胃粘膜组织蛋白激酶)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 奥美拉唑+补益脾胃方能够更好的控制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炎症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安全、环保、节能的腐蚀性化疗药物静脉给药方法 .方法 选取住院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恒速恒压、原瓶滴注法外周静脉给予阿霉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推注法外周静脉给予阿霉素.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减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方法 在保证了恒速恒压给药的基础上减少了护理人员与化疗药物的接触时间,更环保,更省力,同时也节省了治疗用具的使用,因此更经济、更方便.  相似文献   
5.
赫赛汀联合盖诺治疗炎性乳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锦燕 《中国药业》2009,18(16):25-25
患者女,31岁,于2006年1月因停经诊断为妊娠。3月发现左乳红肿、疼痛,未引起注意,亦未给予特殊诊治。6月底即孕7月时,因左乳红肿疼痛加重及左乳肿块于某医院就诊,经细针穿刺病理考虑为乳腺癌,后又前往北京某医院行左乳肿块粗针穿刺,病理诊断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妊娠期左乳炎性乳腺癌。7月26日即孕31周时采取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并行双卵巢切除术,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卵巢转移。  相似文献   
6.
魏冰  刘锦燕  史册  项明洁 《检验医学》2014,29(9):978-981
白念珠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由于抗真菌药物的长期滥用,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逐年增多,耐药现象已经成为药物治疗的难点。目前,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包括:ERG11基因突变或过度表达导致的靶位酶的改变、多药转运蛋白过度表达、细胞应激反应和生物膜的形成等。现就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作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7.
刘锦燕  王鹏 《山东医药》2009,49(29):44-44
1985年,Ish ikura等报道1例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的胃癌患者,并且首次提出将这种具有腺癌和肝细胞癌样分化特征的原发性胃癌诊断为胃肝样腺癌。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胃肝样腺癌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3种实验室常用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在测定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念珠菌的体外活性上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 M27-A2),NCCLS念珠菌纸片扩散法(M44-A),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FUNGUS3药敏试验板条法检测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85株临床分离念珠菌及2株质控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比较3种实验室常用药敏试验方法与NCCLS 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相关性.结果 3种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所得结果分别与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比较,氟康唑药敏试验结果比对,NCCLS M44-A纸片扩散法一致率为83.5%,ROSCO纸片扩散法一致率为76.4%,ATB FUNGUS 3药敏试验板条法一致率为72.9%;伏立康唑药敏试验结果比对,3种药敏试验方法一致率均为85.9%.结论 在检测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的3种方法所得结果与肉汤稀释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对部分菌株(尤其是剂量依赖敏感株)需要进一步应用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确定其MIC值.各种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体内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白假丝酵母通常不引起人体感染,但对于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其却可导致机会性感染,如咽喉部感染、阴道感染,甚至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系统性真菌感染。临床治疗白假丝酵母感染的常用药物为氟康唑,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临床上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技术因便捷、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强被广泛应用,成为假丝酵母菌有效的流行病学研究工具.目前基因分型方法主要包括多位点酶电泳、DNA指纹图谱技术(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脉冲电场凝胶电泳以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微卫星标记技术和多位点序列分析等新兴技术.文章就目前主要基因分型方法及其在假丝酵母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