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85岁,主因左下肢无力1天入院。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年,经常服降压药物。入院前一大起床后,感左下肢无力,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BP170/80mmHg,神志清晰,语言流利,两侧瞳孔正大等圆,伸舌偏左,颈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一,左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侧上下肢肌力止常,左侧巴彬斯基征(+)。心电图:异位心率,心房纤颤。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一种内分泌功能异常疾病,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发病率约为8/10万人。高钙血症危象是指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或恶性肿瘤导致血清离子钙浓度异常升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血钙≥3.75mmol/L称为高钙血症危象。近年来,我国PHPT病例也明显增多,且容易误诊和漏诊,直到症状严重甚至出现高钙危象,才得以确诊。近期我科收治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眶底骨折在颜面部众多骨折中,所占比例不多,以往因多伴发颅脑损伤,伤情伤势严重,水肿血肿较为显著以致眶底骨折症状被掩盖而未即时发现,特别在早期对眶底骨折的症状不够熟悉,治疗也缺乏信心。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被重视,但国内报道较为少见,仅见于面中部骨折分析时一并分析,而尚未见有独立分析。近十年来,随着诊断手段的不断更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52例开(牙合)畸形的外科整复治疗,其中前牙开(牙合)7例,前牙伴部分磨牙开(牙合)17例,前牙开(牙合)伴部分磨牙开(牙合)及反(牙合)16例,前牙开(牙合)伴磨牙反(牙合)8例,一侧开骀另一侧反(牙合)4例。骨性开(牙合)均伴有颌面畸形,表现为颌骨前突后缩,或不对称畸形。外科整复方法颇多,采用牙槽骨段截骨术11例,下颌体部截骨术9例,下颌升枝部截骨术27例,上颌LeFort Ⅰ型截骨术5例。通过复查与随访:牙性开(牙合)作牙槽骨段截骨术的病例较满意,上颌作LeFon Ⅰ型截骨术的2例,也未发现有失败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妥布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因发热、腹泻2d,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硫酸妥布霉素(湖南益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970810)24万U加至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当输至200ml左右时,患者突然出现口唇紫绀,胸闷,气短,烦躁不安。查:R38次/min,P1...  相似文献   
6.
7.
报告超声波去脂塑形术147例次,效果满意。术后有瘀斑、皮肤水泡及血清肿、皮下积液、暂时性皮肤感觉障碍、皮下硬结、皮肤烫伤等并发症,对其发生、预防和治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癌瘤的颅底手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颌面部癌瘤侵及颅底者,临床虽较为少见,但诊断、治疗均较困难,手术方法也有争议,很有探讨的必要。本文报告16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9岁。手术方法有:保守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和功能性手术。文章讨论了三点:(1)颅底解剖的分区,本文提出仿照颅内底部解剖的前、中、后三个自然区域,应用划线法将颅底外部,分成与之相对应的前、中、后三个区域,有助于比较熟悉的颅内分区来认识颅底外部。能以此法来指导颅内外结合手术,既有利于更彻底的切除肿瘤,也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2)术式的选择,即是主动进颅,被动进颅和未曾进颅(颅底下手术)。是按照肿瘤性质,瘤体大小,侵袭范围,与术前检查,以及术者对癌瘤手术认识决定的,这术式的选择与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3)安全边缘的掌握:三种术式实际是安全边缘的宽与窄的问题,与手术安全性,并发症有着密切关系,在当代外科手术注重功能,讲究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供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红花黄色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为双子叶植物纲菊科1年生草本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的花,又称:"草红花"、"红蓝花"等,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功效,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对红花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已成为当今植物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刘玉然  林枫 《河北中医》2009,31(12):1856-1858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无溶栓禁忌证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于诊断大面积肺栓塞后6~12h内给予尿激酶20000U/kg静脉溶栓,溶栓12h后给予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h1次.连用7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溶栓后2h给予红花黄色素150mg/d静脉滴注,连用15d。观察2组溶栓前、溶栓后lO、20d氧合指数、肺动脉压变化及28d的死亡率;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组溶栓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肺动脉压明显下降;治疗组溶栓后血清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清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红花黄色素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溶栓后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肺动脉高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