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学查房是床旁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查房能够有效提高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能力,培养急诊住院医师的急诊临床思维。近年来由于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在不断深入,对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后在实际的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中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查房与日常的临床查房概念混淆、教学查房准备不充分、教学查房目的不明确以及教学查房的互动性不强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查房的质量。因此需要积极探究急诊住院医师的教学查房的有效模式,从而不断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灌注压估算值(eRPP)对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创伤中心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ISS、SOFA,APECHE Ⅱ评分,上肢动脉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联合腹腔内力压(IAP)等,并通过计算得到患者肾脏灌注压估算值(eRPP)。比较两组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AKI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相应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共173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入组,AKI组患者血清白蛋白[(32.21±5.20)g/L vs. (34.83±4.20)g/L, P =0.001]及24 h尿量[(711.90±241.38)mL vs. (1 101.21±509.86)mL, P <0.001]低于非AKI组,而血清乳酸水平[(2.80±0.96)mmol/L vs. (1.89±0.63)mmol/L, P <0.001]、ISS[(29.05±5.91) vs. (22.17±4.02), P <0.001]、APECHE Ⅱ[(38.84±21.47) vs. (31.45±18.24), P =0.03]、SOFA评分[(5.26±2.08) vs (3.14±1.34), P <0.001]及病死率(9.52% vs. 2.29%, P =0.04)均显著高于非AKI组,ICU住院时间也较非AKI组显著延长[(8.43±6.46)d vs. (6.42±3.78)d,P =0.01]。患者入院后6 h、12 h及24 h CVP及eRPP与AKI的发生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尿量、CVP与eRPP为患者发生AKI的独立预测影响因子(P <0.05),相较于尿量及CVP,eRPP更具有预测价值。结论:入院24 h的eRPP值可能为严重多发伤患者发生AKI的最适合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后腹腔镜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6月-2009年3月38例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和32例开放肾上腺手术治疗小儿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止痛药的应用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95.4±32.0)ml和(155.3±41.7)ml;(1.5±0.4)d和(2.8±1.5)d;21.1%和50%;(5.5±0.8)d和(8.5±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开放组。两组病例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疗效相当,创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白色卡片法评估气道反应性的方法在评估脱机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通过程序化脱机评估的患者,按白色卡片法评分分成A、B两组(A组:≤2分,B组≥3分).观察和比较A、B两组患者脱机后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24 h和48 h再插管率、无创通气率、ICU死亡率以及平均住ICU费用的情况.结果 ①脱机前A组与B组患者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脱机后1、8、24及48 hA组患者氧合指数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脱机后1、8及24h A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脱机后48 h无显著差异(P>0.05).②A组患者24 h、48 h再插管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患者拨管后需无创通气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A组患者住ICU时间、住ICU费用以及ICU死亡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白色卡片法评估患者气道情况,可协助判断患者脱机拔管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 y liver disease,NAFLD)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 特征。方法:采用lncRNA-mRNA基因芯片检测单纯性胆囊结石伴或不伴NAFLD患者的肝组织样本,获得lncRNA差异 性表达谱。进一步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表达的基因予以分析。结果:与正常样本相比,NAFLD肝样本内共有 1 735个lncRNAs和1 485个mRNAs异常表达,其中535个lncRNAs和760个mRNAs上调,1 200个lncRNAs和725个mRNAs下 调。结论:与正常肝组织相比,NAFLD组织中lncRNA表达谱明显异常,这些lncRNAs可能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 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膜后腹腔镜肾错构瘤剜除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至2008年10月为23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行错构瘤剜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膜后腹腔镜手术9例,传统开放手术14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出血(254.2±48.5)ml,术后平均(39.6±11.8)h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住院(7.5±3.2)d,平均(23.0±6.5)d后恢复正常工作,明显优于开放组。腹腔镜组并发症少于开放组。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随访(36.6±16.0)和(38.0±16.7)个月,23例均无复发,健康存活。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错构瘤剜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疗效相当,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生命体征平稳的条件下,可作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