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11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慢性肝病患者最凶险的合并症之一,笔者在内镜下行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血液透析过程中溶质在体液中的传递规律,我们制做了尿毒症实验动物犬模型进行血液透析实验,采用肌肉活体组织活检测定组织细胞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浓度,同时取血样测定其血浆水平,发现组织细胞内BUN和Cr的浓度与其血浆浓度随时间变化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从实验上直接证实了人体体液两室模型理论的假设,提示人体细胞内代谢物质的传递与排他是不均一的,细胞内的物质进入血液需要克服一定的传质阻力。实验结果为合理地评价透析的充分性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3.
我部自1998年~2000年共收治9例胫骨结节骨软骨病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例为当年新入伍的战士,均是男性,年龄均在18周岁左右,病程最长者为半年、最短者为2个月,左侧5例、右侧4例。  相似文献   
4.
髌骨连接于股四头肌与髌腱之间,可增强股四头肌肌力和稳定、保护膝关节的功能,易受直接及间接暴力的损伤,属于关节内骨折[1],约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1%。根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不同情况,我科采用不同方法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鼠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原位增殖、分化及其可塑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原位增殖、分化及其可塑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共90只,分对照组(n=10)、脑梗死后1d组(n=16)、脑梗死后3d组(n=16)、脑梗死后7d组(n=16)、脑梗死后14d组(n=16)、脑梗死后28d组(n=16)。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BrdU、GFAP、NeuN、PSA-NCAM的表达。BrdU确定神经干细胞的增殖,GFAP、NeuN确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PSA-NCAM确定神经干细胞的可塑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海马BrdU 细胞数在脑梗死后1d组开始增加,7d组达到高峰,28d组接近正常水平;BrdU /GFAP 细胞数在脑梗死前后无明显变化;BrdU /NeuN 细胞数在脑梗死后14d组开始增加,28d组最多;BrdU /PSA-NCAM 细胞数在脑梗死后7d组开始增加,14d组达到高峰,28d组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大约占同期BrdU阳性细胞数60%。结论大鼠脑梗死激活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大多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并且具有可塑性。  相似文献   
6.
甲状舌管囊肿的CT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及其与发病机制、病理基础的关系。方法: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结果:15例中。9例表现为颈前正中的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囊肿,6例偏向一侧。囊肿表现为低密度者12例,等密度者3例。8例囊壁光滑,7例囊壁毛糙,10例发现囊壁内结节影。结论:甲状舌管囊肿的特征性CT表现与其发病机制、病理基础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2-2014-01收治的29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最初保守治疗25例,其中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改行血管腔内治疗;急诊手术4例,均行小肠切除,其中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内膜部分切除术,1例小肠切除前行肠系膜上动脉溶栓+支架植入术。结果:20例保守治疗有效;CTA随访显示假腔血栓部分或大部溶解(14例)或夹层无变化(2例)。血管腔内治疗获满意效果,CTA随访显示假腔消失或血栓形成,真腔通畅。4例开放手术中,1例死亡,其余3例均恢复良好。结论:大多数SISMAD保守治疗有效,若腹痛持续或加重,应适时中止保守治疗,改行腔内治疗;外科手术适合于夹层所致肠缺血坏死或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8.
暴发型混合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报告任少堂曹继红△刘建勇黄洪志秦一中1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高热、头痛3d,全身出血点、意识障碍30h于1997年3月3日来我院急诊。3月1日上午感畏寒、发热、头痛,自服感冒药无效。2日晨头痛加剧,喷射状呕吐3次,...  相似文献   
9.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源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勇 《山东医药》2009,49(28):112-112
肝硬化引起肝源性溃疡(HU)的发生率为非肝硬化的2.5倍,在肝硬化患者中其发病率为18.6%。HU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性溃疡,常误诊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VB)出血。我们于2006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奥美拉唑(洛赛克)联合奥曲肽对HU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TACE联合PMCT与单独使用PMCT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TACE联合PMCT治疗组(TP组)及PMCT治疗组(P组)。TP组患者接受TACE治疗后1~3周内行DSA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超声引导下PMCT治疗。对P组患者单独采用PMCT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的改变情况,相关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接受TACE联合PMCT治疗患者AFP值下降及肿瘤缩小程度较单独采用PMCT治疗明显;两组患者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较单独使用PMCT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