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国上下都积极投身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防控,其致病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关节外科疾病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亦属于高发疾病,有些患者需要急诊手术。COVID-19疫情期间,关节外科医师应按照相关指南和诊疗常规,并着眼于当前形势,做好关节外科疾病的分类诊疗,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同时优化诊治流程,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建议关节外科疾病患者尽量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就诊、随诊,需要手术的患者按照流程就诊,并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前MRI提示前交叉韧带信号异常的患者行内侧活动平台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 UK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关节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采用UKA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资料61例。61例患者术前MRI中30膝ACL正常,31膝ACL异常,分为ACL-MRI正常组,ACL-MRI异常组。ACL-MRI正常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67~85岁,平均(72.03±1.57)岁;左膝15例,右膝15例。ACL-MRI异常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年龄65~80岁,平均(71.87±1.37)岁;左膝14例,右膝17例。两组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状态进行评估,观察两组术后膝关节假体松动、感染、垫片移位及磨损等情况,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61例患者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局部温热条件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损朗格汉斯细胞(LCs)CD1a/CD83表达变化的影响,为病毒疣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内LCCD1a/CD83的表达变化;利用37℃,42℃,45℃不同温热条件处理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采用流式分析技术检测游走至培养液中CD1a^+/CD83^+LC的数量变化。结果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皮损内只见CD1a^+LC,无CD83^+LC;正常皮肤组织和尖锐湿疣组织游走细胞中CD1a^+/CD83^+LC的百分比均随局部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多。温热对尖锐湿疣组织游走LC中CD1a CD83表达影响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局部温热可能通过促进LC的迁移和成熟,在局部细胞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阿达木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阿达木单抗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09.12)、Cochrane图书馆(2009年第12期)、EMbase(1980~2009.12)、CBM(1978~2009.12)和CNKI(1979~2009.12),语种限于英、中文,收集所有关于阿达木单抗与其它治疗方法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阿达木单抗隔周皮下注射治疗4周、8周、12周、16周时获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积分下降75%的患者例数(PASI75)显著多于安慰剂组及甲氨蝶呤口服组;但治疗24周、60周时与安慰剂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②阿达木单抗每周皮下注射组治疗12周时获PASI75者显著多于安慰剂组及阿达木单抗隔周组;但至24和60周时,与后两组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③阿达木单抗隔周皮下注射组治疗12~16周时,除注射部位疼痛、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外,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阿达木单抗每周皮下注射组治疗12~60周时各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阿达木单抗隔周组及安慰剂继以阿达木单抗隔周组,而其它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阿达木单抗隔周皮下注射治疗12~16周对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安全、有效,但延长治疗时间至24周以上并不能进一步增强疗效;阿达木单抗每周皮下注射方案较隔周皮下注射方案并无明显优势。受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05-12/2008-07间住院的部分药疹、变应性亚败血症(成人Still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下简称传单)的病例进行了回顺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鸡尾酒”复合液不同使用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关节外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将复合液全部进行关节周围浸润注射,B组将复合液完全行关节腔内注射,C组将复合液一半行关节周围浸润注射,另一半行关节腔内注射,每组40例。观察并比较患者年龄、性别、BMI、VAS评分及术后主要观察指标等。 结果 术后6、8、12、24 h VAS评分,B组最高,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8 h、72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补救镇痛率B组最高,C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大血红蛋白下降值,C组最低,B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引流量C组最低,B组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最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C组HSS评分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ERAS模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浸润联合关节腔注射“鸡尾酒”复合液,能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失血,并且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梅毒患者生活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梅毒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制定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制定梅毒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填表时患者诊治状态等信息,患者填写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量表。结果 76例梅毒患者完成量表。DLQI总分男性明显低于女性、年龄≤25岁者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段、未婚者显著低于离异者、高中或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显著低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从事服务业及个体者显著高于其他职业。结论梅毒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医生应对某些特殊类型人群给予更多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或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反复发作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AD病因尚未明确,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异常以及CD4+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在AD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主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AD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Th1、Th2、调节性T细胞(Tr)与Th17细胞比例,各自特异性转录因子及血清中相应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探讨CD4+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在AD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剖重建理念在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84例(84髋)行机器人辅助THA的患者,男41例,女43例;年龄23~75岁,平均(56.3±12.7)岁。按解剖重建理念进行术前规划,术后对患者生物力学指标髋臼偏心距(AO)、股骨偏心距(FO)、联合偏心距(CO)、旋转中心高度、下肢长度差(LLD)及Harris髋关节评分(HHS)、遗忘关节评分(FJS)进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随访。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测量髋臼杯前倾角平均20.7°±2.3°,外展角平均41.1°±2.9°,其中3髋(3.6%)位于“Lewinnek安全区”外,81髋(96.4%)位于“Lewinnek安全区”内。术侧AO、FO、CO及旋转中心高度均得到比较好的重建,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较好地恢复了LLD。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高偏股骨柄(127°颈干角)使用率为71.4%,高偏股骨柄与标准股骨柄(132°颈干角)均可以较好地重建FO,两组FO、FO相对于健侧的变化值(xFO)、xFO与健侧FO的比值(sdFO)及L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HHS评分及FJ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THA中,按照解剖重建理念设计的术前计划可以被精准实施,有望实现重建原生髋关节并恢复髋关节生物力学的目标。高偏股骨柄在机器人辅助THA中应用增多的现象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