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氧利用率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价。方法:对重度多发伤40例行血气测定,并分析多发伤患者脑氧利用率对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实验组:△pH(A-V)、O2Ucc分别为(0.059±0.024)、(14.6±1.84)%。对照组:△pH(A-V)、O2Ucc分别为(0.031±0.023)、(35.4±1.536)%。实验组△pH(A-V)与预后呈负相关(r=-0.828,P<0.05),O2Ucc与预后呈正相关(r=0.765,P<0.05)。结论:脑缺氧是引起多发伤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危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救治时无创和有创正压通气相互转换时血气监测的意义.方法 入住ICU病房的危重COPD患者首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病情情况,及时转换为有创正压通气(IPPV)为A组,维持NPPV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 A组病死率为13.3%,B组病死率为100%,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VAP发生率较B组明显降低(P<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对危重肺心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及病情准确把握从无创到有创或有创到无创的转换时机,灵活选用NPPV和IPPV,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ICU严重感染患者血乳酸(Lac)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测定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美国NOVA- phoxplusl血气、血乳酸分析仪测定ICU收治的71例严重感染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按患者的治疗转归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进行分析.结果死亡组24例患者的SvO2与Lac均异常;治愈组47例中SvO2低于正常42例,Lac异常39例.两组比较,死亡组SvO2较治愈组有显著降低(P<0.01),死亡组Lac明显高于治愈组(P<0.01).随SvO2降低,死亡组Lac明显升高,Lac与SvO2变化呈明显负相关;而治愈组Lac与SvO2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越重、Lac越高、SvO2越低,则死亡率越高.故血Lac的测定可了解组织细胞缺氧情况,对ICU严重感染患者监测Lac和SvO2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评价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近期近展目前世界各地的许多图书馆员开始对为读者提供图书资料的联机服务感兴趣。1986年第4期《程序》杂志集中介绍了“用户联机资料目录”(OPAC_2),内容包括北美、澳大利亚OPAC系统的详情以及总控制系统中OPAC模式的描述及各种与OPAC研究规划有关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和制度等新事物,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近年来,卫生监督所积极改进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ICU4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6例,咪唑安定组24例;插管前异丙酚组静注异丙酚100mg(1.5mg/kg),咪唑安定组则推注咪唑安定0.2mg/kg,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上述两药改用注射泵持续泵入,根据镇静分级调整合适的用量。结果:静注后镇静效果达到RamsayⅤ级所需时间:异丙酚组(26±9)s,咪唑安定组(78±11)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泵入维持用药期间,多数患者需达到RamsayⅢ级以上方能耐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R、SaO2、PaO2和PaCO2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但异丙酚组当药物滴速>10mg/kg·h时易导致低血压。停药后神志恢复时间,异丙酚组(32±11)min,咪唑安定组(58±2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和血小板、白细胞未见异常变化。结论:两药用于ICU危重患者的镇静是安全有效的。异丙酚苏醒快,但维持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7.
植物油脂的检测除碘量法外还有硫代硫酸钠滴定法 ,在检测中进行质量控制 ,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 材料和方法1 1 方法 :硫代硫酸钠滴定法 ,利用质量控制检测此方法是否准确 ,以保证检测质量。1 2 材料 :大豆油 ;试剂 (现用现配 ) ;标准试管和容器。2 实验结果取豆油 2~ 3g加入碘瓶中 ,加三氯甲烷 -冰乙酸溶液30ml,使样品完全溶解 ,准确加入饱和碘化钾溶液 1ml,放暗处静止 3min ,加水 10 0ml摇均 ,立即用 0 0 0 2mo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淡黄色时 ,加淀粉指示剂 1ml,再滴至兰色消失为止。每隔 1d做 1次共做 14次 ,平均值在正常…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5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ER)是小儿常见病,它不仅可引起婴幼儿猝死,并被认为是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之一^[1],故有效而及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2001-11/2006-08收治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5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45例符合我国重症急性胰腺炎标准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22)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23)。两组患者均采用微量推注泵输入胰岛素,胰岛素50I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控制血糖。常规组血糖控制在10.0~11.1mmol/L,强化组目标血糖为4.4~6.1mmol/L。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即刻和治疗开始后72h时留取血标本,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水平(CRP)。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及死亡情况。结果:(1)强化组住院死亡率略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2)外周血IL-6和CRP的水平在胰岛素强化治疗72h后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和CRP的炎症因子水平,降低APACHEⅡ评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消除吸烟危害已是世界性趋势。许多国家纷纷采取限烟、禁烟措施,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一)中国开展控制吸烟工作已有多年,尤其近年来在宣传吸烟有害、劝阻吸烟和倡导戒烟以及控烟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91年6月29日,七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烟草法案。该法对烟草生产、销售、管理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此外,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宣传吸烟有害与控制吸烟的通知》;1984年铁路实行不吸烟车厢和候车室;1987年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