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营养不良一直是一个较为普遍且需要重视的问题。近5年的研究显示,住院病人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7.5%~63.9%_2。],而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为17.7%~73.2%。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导致病人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会加大导致病人不良临床结局的可能性,也使病人更有可能从营养支持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胰岛素治疗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延缓慢性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早期应用胰岛素更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保护残余胰岛β细胞功能[2]。然而,在传统的观念中,胰岛素常被视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手段"[3-4]。1项包括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13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各国均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调查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入院时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及住院1周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择天津2所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175例,采用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和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并调查病人住院1周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3.7%,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1%;老年组(≥60岁)病人发生营养风险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病人;病人住院1周期间,存在营养风险的58例病人中有49例(84.5%)给予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117例病人中有56例(47.9%)给予了营养支持;在49例有营养风险且给予了营养支持的病人中,仍有19例(38.8%)病人体重有所下降;NRS-2002与常见客观营养指标BMI和ALB呈中度负相关。[结论]NRS-2002用于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筛查是可行的,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与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病人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护理质量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担当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关键工具。肿瘤病人是一群特殊人群,关注肿瘤病人满意度、探讨其评价方式以及影响因素,对于不断改进肿瘤病人的医疗护理治疗、提高病人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肿瘤病人医疗护理满意度评价及其相关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调查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入院时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及住院1周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择天津2所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175例,采用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和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并调查病人住院1周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3.7%,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1%;老年组(≥60岁)病人发生营养风险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病人;病人住院1周期间,存在营养风险的58例病人中有49例(84.5%)给予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117例病人中有56例(47.9%)给予了营养支持;在49例有营养风险且给予了营养支持的病人中,仍有19例(38.8%)病人体重有所下降;NRS-2002与常见客观营养指标BMI和ALB呈中度负相关。[结论]NRS-2002用于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筛查是可行的,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与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开发适合我国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方法 依据现有的结构化课程开发标准,通过回顾文献对目标人群需求进行分析,以授权理论为指导,运用教育学原理,开发针对我国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结构化课程初稿,制定教学材料,采用专家会议法修订和完善课程。结果 课程目标共29项,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个领域;课程内容包括2项治疗内容及与目标相匹配的10项教育内容;教学以小组为单位,1次/周,共4次,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共同实施;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及时发现患者问题并给予反馈,终结性评价指标为与目标相匹配的知识、行为、自我效能和实验室指标。结论 该课程以授权理论为指导,并以指南和文献为循证证据,符合国际糖尿病结构化课程开发标准。课程内容简洁、明确,实施过程标准化,值得在临床进行验证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