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单用马来酸曲美布汀100mg口服,3次/d;治疗组48例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mg口服,2次/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IBS患者症状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能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胆碱酯酶(ChE)和总胆汁酸(TBA)水平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73例(肝硬化出血组),肝功能分级A级58例,B级119例,C级96例.选取同期无肝硬化病史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1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早上1片,中午1片,共12周,根据症状变化治疗前后进行HAMA和HAMD评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63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内科综合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并发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每周复查B型超声,必要时复查上腹部CT,一旦检查诊断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即给予TDP(CQ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烤腹部相应囊肿部位皮肤,烤后再以适量黄冰解毒消肿软膏外敷腹部相应囊肿部位皮肤,每周复查B超1次,直致囊肿消失。结果:63例胰腺假性囊肿56例胰腺假性囊肿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消失,有效率88.89%(56/63),平均6-8周时间,最短时间2周,最长时间12周。7例囊肿未消失,其中2例囊肿有缩小,5例无效。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早期诊断,早期联合物理治疗和中药外敷疗效显著,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经口营养和经鼻空肠管营养应用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择2021年1—10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8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以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就诊后48 h内予以经口营养治疗,对照组就诊后48 h内予以经鼻空肠管营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10 d后,两组血清总蛋白[(59.43±2.57)g/L vs (59.26±3.14)g/L]、血清白蛋白[(31.13±3.22)g/L vs(30.47±3.34)g/L]、C-反应蛋白[(66.00±28.22)mg/L vs (66.16±28.55)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10.43±2.46)d vs (9.89±2.38)d]、血脂肪酶恢复时间[(11.40±2.43)d vs (10.87±1.99)d]、住院时间[(17.63±3.81)d vs (18.63±4.0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595例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结肠癌检出情况.[方法]收集接受肠镜检查并确诊为大肠息肉1595例(1805枚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结肠癌检出情况.[结果]不同性别大肠息肉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肠息肉患者所占比例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41~50岁患者比例明显升高,以>60岁患者最高,与≤4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1805枚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55.01%(993/1805)高于非腺瘤性44.99%(812/1805)(P<0.05);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以腺瘤性息肉为主,回盲部以非腺瘤性息肉为主,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共检出结肠癌304例(312枚息肉),检出率为19.06%.大肠息肉癌变患者与无癌变患者其年龄、息肉大小、病理类型、息肉部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肠息肉的发病风险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加,以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部位的腺瘤性息肉和回盲部的非腺瘤性息肉较为常见;高龄、息肉体积大、升结肠和直肠部位的腺瘤性息肉可增加结肠癌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D-二聚体/血小板(D-dimer/platelet,DPR)、纤维蛋白原/白蛋白(fibrinogen to albumin ratio,FAR)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EVB)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经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血清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platele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并计算DPR、FAR。根据随访2年是否出现EVB将患者分为EVB组(n=48)、非EVB组(n=60)。比较各组DPR、FAR水平。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相关因素。结果 EVB组患者血清D-D、DPR水平及MELD评分、肝脏硬度值、肝硬化并发症所占比例均高于非EVB组(P<0.05),PLT、FIB、ALB、FAR水平低于非EVB组(P<0.05)。重度EVB患者血清D-D、DPR水平均高于中度、轻度(P<0.05),PLT、FIB、ALB、FAR水平均低于中度、轻度(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DPR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截断值为0.2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4%、88.3%;FAR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截断值为0.0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2%、9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PR[HR(95%CI):3.50(1.87~6.56)]、FAR[HR(95%CI):3.79(1.78~8.04)]均是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EVB患者血清DPR水平升高,FAR水平降低,并且均与EVB程度密切相关。DPR与FAR均是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EVB的相关因素,二者有望作为临床预测乙肝肝硬化患者EVB发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AGREEⅡ系统对目前国内外急性胰腺炎指南质量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和Pub Med、Cochrane、Elsevier等数据库2005年-2016年急性胰腺炎综合诊治指南。对纳入指南的颁布机构、证据评价依据、发表年份等内容进行统计。采用AGREEⅡ系统对纳入临床指南的质量进行评价。国内外指南评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共纳入指南/共识10篇,其中国外指南6篇,国内指南4篇。3位评分者对10篇指南的AGREEⅡ评价结果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75(P值均0.05),具有极好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国内外指南中,范围和目的及表达的明晰性领域得分均值较高,分别为50.37%、53.15%,其中国外指南评分平均值高于国内指南(64.51%vs 29.16%,Z=-2.558,P=0.011;73.77%vs 22.22%,Z=-2.574,P=0.010);参与人员、制订的严谨性及实用性方面得分均值较低(分别为28.70%、30.49%、19.17%),其中在制订的严谨性方面国外指南评分平均值高于国内指南(48.96%vs 2.78%,Z=-2.557,P=0.011);指南编辑的独立性方面所有指南评分平均值为41.39%,国外指南评分平均值为68.98%,高于国内指南(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8,P=0.008)。所有国外指南推荐级别均为B级,国内指南均为C级。结论急性胰腺炎指南在参与人员、制订的严谨性及实用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国外急性胰腺炎指南均为循证指南,可在经过适当修订后使用。而国内指南在严谨性、实用性及编辑独立性等诸多方面距离国际标准仍有一定差距,建议日后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性胰腺炎循证指南的起草及编辑,促进我国急性胰腺炎的规范诊治。  相似文献   
9.
章静  冯琦  彭兰  刘华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148-149
目的总结临床使用垂体后叶素致中毒性脑病的处理及预防经验。方法1998~2009年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静滴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Dieulafoy溃疡,12例发生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病发生后,立即停用垂体后叶素,用5%GS500mL+硝酸甘油20mg静滴舒张血管,或加快硝酸甘油滴速,对抗垂体后叶素缩血管副作用,同时补充氯化钾、高渗盐水、葡萄糖酸钙纠正电解质紊乱,速尿或20%甘露醇减轻脑水肿以及其他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结果12例均在2~72h完全恢复,神志清楚,精神正常,电解质正常,四肢活动自如,无一例遗留后遗症,无一例死亡。结论临床使用大剂量垂体后叶素的治疗过程中,应同时使用硝酸甘油静滴舒张血管,以减少缩血管等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与腹水中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水平与肝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肝功能A级,n=21)、B组(肝功能B级,n=43)、C组(肝功能C级,n=26);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76)和死亡组(n=14)。分别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及预后患者血清与腹水中LDH、GLU、SAAG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与腹水中LDH、GLU、SAAG水平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绘制生存曲线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性指标。结果 C组血清与腹水LDH、GLU、SAAG水平均高于A组及B组(P<0.05),B组血清与腹水LDH、GLU、SAAG水平均高于A组(P<0.05);死亡组血清与腹水LDH、GLU及SAAG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及腹水LDH、GLU、SAAG水平对肝功能分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823、0.775、0.8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