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严重多发伤,死亡32例,救治存活率为97.5%,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为91%。结论新的急诊医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等突发灾害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以胸腹部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与急诊手术的经验. 方法 对2001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58例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患者入院后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开胸手术12例,剖腹手术36例,同时行胸部和腹部切口7例,经胸腹联合切口3例.其中行四肢长干骨内固定术27例,脊柱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5例,截肢术1例.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12例.治愈53例,死亡5例. 结论 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C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腹内空腔脏器穿孔继发性腹膜炎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我院收治老年腹内空腔脏器穿孔继发性腹膜炎的病例也在逐年增加.与青年病例相比,老年人的腹内空腔脏器穿孔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预后都有其特征性,所以对老年人腹内空腔脏器穿孔继发性腹膜炎围术期进行临床探讨,掌握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临床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RNA干扰质粒表达载体pSIH1-H1-copGFP,并评价其转染胃癌细胞后对VEGF-C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VEGF-C基因mRNA序列的3条短发夹RNA及1条阴性对照序列,克隆到pSIH1-H1-copGFP载体,重组构建RNA干扰质粒,并将其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RT-PCR分析转染后VEGF-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重组构建pSIH1-H1-copGFP载体经双酶切及插入片断序列分析,表明其成功插入设计位点,并且序列完全一致.3种siRNA质粒表达载体的转染效率均为60%~70%,对VEGF-C mRNA表达的抑制率分别为35.4%、33.8%和81.5%.结论 RNA干扰质粒表达载体介导对VEGF-C基因的RNA干扰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中VEGF-C的表达,可能成为抑制胃癌淋巴管生成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前,多发伤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特点是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中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较常见的致命性急性并发症之一,往往需要有效的紧急处理.本文回顾性分析2000-11~2008-05我院收治的18例多发伤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此类病例临床特点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介素 (IL) 12在多发伤及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外周血中创伤后不同时段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4月多发伤患者 3 6例 ,根据入院时的创伤严重度评分 (ISS)值 ,将患者分为A、B两组 ,ISS <16分为A组 ,15例 ;ISS≥ 16分为B组 ,2 1例 ;选取与多发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相当的健康人 15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多发伤及合并MODS患者入院后第 1、3、7及 14天不同时段外周静脉血中IL 12水平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A、B两组各时段外周血中IL 12水平较对照组高。合并MODS患者外周血中各时段IL 12水平较未合并MODS者高 (P <0 .0 5 )。结论 IL 12参与机体创伤后引起的免疫反应过程 ,外周血中IL 12的水平变化可作为多发伤严重程度和判定患者是否合并MODS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108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交通事故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创伤和严重多发伤患者在急诊抢救中日益增多 ,因其病情急、伤势重、伤情复杂 ,如救治不及时 ,则预后差、甚至死亡。因此 ,如何快速、及时救治此类伤者 ,是医院急诊抢救面临的重大挑战。本研究对我院急诊创伤中心在新运行模式下救治的 10 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自 2 0 0 0年 11月~ 2 0 0 2年 5月我院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 10 8例 ,其中男 78例 ,女 3 0例 ;年龄 8~ 70岁 ,平均3 5岁 ,以青壮年居多。根据Kirkpatrick创伤指数 (TI)标准评定 ,本组为 18~ 3 5分 ,平均…  相似文献   
8.
背景:严重肢体骨折常合并有腹部创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障。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正确地应用DCO理论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目的:探讨DCO理论在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情况:单纯四肢骨折20例,骨盆骨折6例,骨盆合并四肢骨折4例,脊柱骨折4例,脊柱合并四肢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17例。腹部损伤情况:脾破裂20例,肝破裂8例,肝脾破裂5例,肠破裂3例,肝破裂+肠破裂1例,肝破裂+肾破裂1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平均39.3分。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DCO理论救治后死亡2例,3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骨折确定性手术,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为6~62 d,平均12.5 d。其中1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除2例死亡、4例失随访外,其余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5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28例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为12~25周,平均21.2周;3例骨折出现延迟愈合,经石膏外固定后愈合,总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1例骨折术后10个月发现骨不连,经二期手术并植骨后愈合。所有随访者均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DCO理论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损伤控制手术和ICU复苏是实施DCO的关键,可提高严重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经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内侧入路单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经内侧入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21例。取膝关节内侧切口显露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块,撑开骨折间隙,C臂机监视下经此间隙撬拨,植骨填充复位外侧平台满意后以克氏针固定;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以4.5 mm空心螺钉和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随访终末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和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评分。结果 15例患者随访10~13个月,平均11.5个月。6例患者失访,剔除出组。术后即刻和随访终末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时,屈膝100°~135°,平均122.3°;伸膝0°~7°,平均2.9°。膝关节HSS评分78~94分,平均86.8分;13.33% (2/15) 患者为轻度骨关节炎;无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侧手术入路能够同时修复胫骨平台内侧髁骨折和后外侧平台塌陷骨折,坚强内固定可以充分防止力线改变和骨折再移位,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0岁.突发性持续性左下腹痛5h余.经抗感染、制酸治疗后不缓解,且疼痛逐渐加剧并蔓延至全腹.急诊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收入病房.查体:神志清,精神萎靡.血压:130/80mmHg,脉搏:88次/min,呼吸18次/min,体温39℃.心率88次/min,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减弱.腹肌紧张,全腹压痛伴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减弱,肛指检查未及肿块及手套染血.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7.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6.9%,血红蛋白:106.0g/L,C反应蛋白:29mg/L;血尿淀粉酶未见异常;腹部立卧位平片示:右侧横膈上抬;全腹CT平扫:未见明显腹腔积液及腹腔游离气体.急诊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浑浊黄色腹水及脓液约500ml,小肠表面广泛附着脓苔,距屈氏韧带60cm处空肠肠腔狭窄,管壁僵硬伴0.1cm×0.1cm穿孔,附着脓苔.探查肝、脾、胃未及异常.术中切除病变空肠约6cm,空肠端端吻合.术后病理:空肠肿块由梭形细胞构成,胞核呈多形性,中重度异形,易见核分裂.两侧切缘未见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