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围绝经期中老年女性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116例围绝经期女性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治疗组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自制中药漱口液;西医药组口服甲硝唑、维生素C和维生素B,配合使用氯己定溶液.结果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结论围绝经期中老年女性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疗效,远期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58例梅毒患者血清及50例对照者血清采用TRUST和TP-ELISA法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种方法检测358例梅毒患者检测结果阳性分别是237例和301例,其TP-ELISA法最高阳性率达84.08%;其TRUST与TP-ELISA法比较,经χ2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梅毒抗体检测单一检测TRUST法是不够的,应该联合检测TP-ELISA法来确诊。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剧烈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51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急性加重组,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恢复期患者为恢复组和社会招募51例健康受试者为正常组,考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凝血功能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部分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偏离正常值范围,整体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红细胞计数与恢复期和正常组受试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均较恢复期和正常组受试者的值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PT、APTT、FIB、TT高出正常值范围,并且与恢复期和正常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血液黏度升高、凝血功能紊乱.因此血液黏度和凝血功能检查,可以作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判定与评估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8.
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脑缺血及再灌注期间发生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一方面,脑缺血再灌注既可挽救濒临梗死的细胞,另一方面加重细胞损伤,导致细胞死亡。目前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氧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细胞内钙超载、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观察经皮胸腔置管注入高聚金葡素(简称高聚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3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皮胸腔置管引流注入高聚生。结果:36例患者置管顺利,高聚生胸腔灌注有效率为94.5%,毒副反应小。讨论:经皮胸腔置管安全,能长期放置,免受多次穿刺,高聚生毒副反应小,疗效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衰竭(DHF)患者外周血NF—kB、血清TGF-β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DHF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NF-kB和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利用心脏超声检测结果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结果DHF患者NF-kB、TGF-β1水平和LVMI、MW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JP〈O.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0.01);DHF患者NF-kB、TGF-β1水平与反应心室重构的指标LVMI、MWS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F-kB、TGF-β1水平与LVMI均呈独立正相关(P〈0.01)。结论DHF患者NF-kB、TGF-β1水平增加,与DHF患者心室重构严重程度呈独立、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