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植入腓肠神经的骨间背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皮肤缺损,同时吻接植入神经重建指腹感觉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11指)指腹创面在未能带有前臂后侧皮神经的游离骨间背皮瓣皮下植入腓肠神经,然后移植修复指腹创面,同时吻接植入神经重建指腹感觉功能。结果 11例(11指)指腹创面均修复中皮瓣切取面积最小2 cm×1 cm,最大4 cm×3.8 cm。术后随访12~24个月,11例皮瓣均成活,感觉功能得到较好修复。结论带有植入腓肠神经的游离骨间背皮瓣既能修复指腹创面,同时吻接植入神经能重建指腹感觉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报道无静脉吻合的末节断指的再植方法.方法 2002年4月-2007年12月,36例42指无可供吻合静脉的末节断指采用扩髓及吻合双侧指掌侧动脉后,指根部结扎非优势侧指固有动脉手术方法,进行再植.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再植指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4例,良12例,等级评分>78分.结论 对于无静脉可供吻合的末节断指,采用扩髓及吻合双侧指掌侧动脉后,指根部结扎非优势侧指固有动脉的手术方法,是一种可靠的再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PREVI Isola自动化微生物接种仪的性能。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送检呼吸道标本80份、无菌体液70份、粪便52份、拭子69份、脑脊液12份、尿液80份。同一份标本分别按照常规手工和PREVI Isola接种仪标本操作流程进行接种,通过与手工法相比,对PREVI Isola进行评估。结果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REVI Isola自动化程度高,可选择合适的接种平板和贴上标签记录接种平板的类型和接种时间等; PREVI Isola可精确地吸取标本并使用独特的接种涂布器分离接种,相当于17个接种环并排使用,划线模式重复性好; 标本分离有效性:分离得到的菌种数PREVI Isola仪器法与手工法呼吸道标本和粪便标本具有统计学差异,手工法分离得到的菌种数多于PREVI Isola仪器法,其它标本类型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 均分离菌株单个菌落个数,PREVI Isola仪器法分离得到菌株单个菌落的个数均多于手工法,呼吸道标本、无菌体液和粪便标本有统计学差别,其它3种标本拭子、脑脊液和尿液标本无统计学差异; 均能分离得到菌株的半定量结果,呼吸道标本和尿液标本有统计学差异,PREVI Isola仪器法分离得到菌株的分布大于手工法。其它标本无统计学差异。接种效率:如果同批次接种的标本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尿液等液体标本),且接种的平板类型相同,则仪器的接种效率比手工法高。如果同批次接种的标本类型比较复杂,相比手工法仪器的接种效率低;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标本都适合于用自动化接种仪进行接种,例如:脑脊液、导管、组织等。结论 如果实验室的标本类型比较单一,或优化所需接种琼脂平板类型一致的不同标本同时进行接种,PREVI Isola是一款高效的自动化接种仪。  相似文献   
4.
苄基芳基醚(BPE)的重排反应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综述BPE在三氟乙酸、磷钨酸、环糊精、熔融锡和三溴化铝等不同催化体系中的重排反应,并探讨其可能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构建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性脑病模型,研究黄芩素衍生物二磺酸基黄芩素(DB)对急性肝性脑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B低、中、高剂量(6.25、25、100 mg/kg)组和阳性药(乳果糖,6 g/kg)组。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变化。DB干预7 d后处死大鼠,收集结肠内容物、肝脏及脑组织。通过快速血氨测定仪检测大鼠血氨含量;采用pH计法测定结肠内容物pH;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的浓度;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前额叶皮质中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前额叶皮质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DB低、中、高剂量组可降低肝性脑病大鼠死亡率;提高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和纤维化;DB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血氨和结肠内容物pH(P<0.01);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ALP、TBiL、TNF-α、IL-6水平(P<0.05或P<0.01);显著降低前额叶皮质中GABA含量(P<0.01),升高前额叶皮质中Glu的含量。DB中剂量组可显著抑制前额叶皮质中PI3K、p-AKT蛋白表达(P<0.01)。[结论] DB能够改善TAA诱导的急性肝性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肝功能,降低体内氨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调节前额叶皮质中神经递质(GABA和Glu)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24例,女7例,年龄(32.98±6.02)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男25例,女6例,年龄(33.97±5.8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干预1、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49 2、8.678 1,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80.65%(25/31),对照组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 1,P=0.085 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30/31),对照组74.19%(23/31)(χ2=6.369 0,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皮瓣迅速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游离趾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胫侧皮瓣修复手指侧方及侧方偏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皮瓣下血肿,经血肿清除创面止血后皮瓣成活。患者随访617个月,皮瓣外形逼真,皮瓣两点分辨觉达517个月,皮瓣外形逼真,皮瓣两点分辨觉达510 mm,患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游离趾侧方皮瓣是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可能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天然呫吨酮类化合物.方法 构建HipHop药效团模型,以最优药效团模型筛选天然产物数据库(TCMD);匹配较好的化合物进行CDOCKER分子对接,得到4个结合情况较好的呫吨酮类化合物;进一步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化合物结合的稳定性.结果 3个呫吨酮化合物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较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不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8例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法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得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8.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得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法方案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用腕横纹复合组织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与技术要点。方法2018年4月-2019年6月,采用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10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0例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出现血管危象,行血管探查术后缓解成活;1例皮瓣局部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出院随访6~12个月,移植复合瓣色泽好、质软、无臃肿,瘢痕不明显,手指外形满意,移植复合瓣两点辨别觉为6~10 mm。按照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在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特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