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也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而致血小板减少为其特点。T淋巴细胞在IT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直接或间接调节B淋巴细胞产生血小板自身抗体。大约25%-30%成人ITP患者对一线治疗方案(包括类固醇皮质激素、脾切除)无效,这部分患者10年死亡率10%-20%,归因于出血和治疗毒副作用。所以,对这部分ITP患者寻找高效而低毒性的免疫抑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环孢素A(CsA)联合硫唑嘌呤治疗ITP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相对应防治对策,以期为其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治疗的10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92例、94例次,医院感染率85.19%、例次感染率87.04%;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血液为主,分别占41.49%、19.15%、11.70%;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占57.45%,革兰阳性菌28株占29.79%,真菌12株占12.76%;年龄、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等因素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高,临床上应当针对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化疗持续时间、白细胞计数、粒细胞计数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等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防治对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以提高患者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冯爱梅  薛阿利  赵朴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42-1343
再生障碍危象可发生在各种溶血性贫血患者,本院自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断21例溶血性贫血并发再生障碍危象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复发的相关性,为APL复发高危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确诊为APL的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6的表达,均采用维甲酸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每3月进行骨髓检验,评价疾病缓解及复发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CD56阳性表达27例,阴性表达73例;阳性组复发率为29.63%,高于阴性组的5.48%(P〈0.05);阳性组外周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骨髓PML—RARA融合基因r型所占比例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正常核型所占比例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CD56抗原阳性表达的APL患者易复发,预后较差;CD56抗原可作为APL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内科患者院内跌倒的原因,分析预防跌倒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血液内科10例发生院内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跌倒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预防措施。结果血液内科患者院内跌倒的原因包括药物因素、疾病因素、患者因素、环境等其他因素。结论根据患者跌倒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跌倒风险评估、强化健康教育、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防跌倒应急预案等措施能预防和减少血液内科患者院内跌倒的发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生模拟问诊"联合SimMan模拟人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模拟教学及传统教学,通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进行检验。结果:实验组比较对照组上课更有热情,病史采集更加全面,病人能配合良好,而且学生对病人更能感同身受。结论:"学生模拟问诊"结合SimMan模拟人体格检查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近二十年来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抗肿瘤药物剂量的日益增加,使得血液病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病率逐年增高,在急性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分别达到8%~30%和14%~25%,病死率高达70%~80%[1-3],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为了解伏立康唑(商品名威凡)对恶性血液病IF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血液病并发IFI接受伏立康唑治疗的8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8例患者予以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3个方面评价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IFI发生率24.0%,其中肺部感染最多见,占68.2%;所有IFI患者发热占87.5%,60例肺部真菌感染者均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其中典型改变占54.5%;26例检出假丝酵母菌生长,12例检出曲霉菌属,有58例经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5.9%,无效12例,死亡18例,死亡率20.5%;主要不良事件是神经精神症状、视觉异常和皮疹;88例可评价病例中无因不能耐受药物相关不良事件而退出治疗.结论 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IFI的高效及安全的药物,同时其所引发的不良事件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榄香烯作用于恶性淋巴瘤Raji细胞,并设空白对照组。通过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加药后Raji细胞环氧化酶-2(COX-2)、核因子-κB(NF-κB)的mRNA及COX-2、NF-κB 5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24h后,RT-PCR产物经电泳分析,COX-2mRNA、NF-κB mRNA各扩增产物在其相应位置上可见清晰的条带,特异性好。COX-2mRNA、NF-κB mRNA灰度值,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不同程度地表达COX-2、NF-κB p65蛋白,各浓度榄香烯处理组COX-2、NF-κB p65蛋白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榄香烯可能通过对COX-2和NF-κB的调控影响恶性淋巴细胞瘤细胞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