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取卵手术中卵泡抽吸液中异丙酚的浓度变化及各阶段对卵细胞受精和早期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 17例实施超促排卵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妇女预测卵泡至少有15个,按取卵的先后分3组(早、中、晚)分别培养.记录从静脉给异丙酚到每个卵泡取出时间.检测卵泡抽取液中异丙酚的浓度及观察卵细胞的受精率及卵裂率等.结果取出第G一个卵泡的平均时间是200秒,取出卵泡的平均速率是17.6s/ 个.所有患者的最后一个卵泡抽吸液中异丙酚的浓度明显高于第一个卵泡抽吸液中异丙酚的浓度(P<0.01).除未成熟的卵细胞占总卵泡百分比在3组间有明显的区别外,受精率和卵裂率无明显区别.结论随着麻醉的进展,卵泡抽吸液中异丙酚的浓度逐渐增加,但与所给剂量或持续的时间之间无必然的关联.我们不能显示卵泡抽吸液中升高的异丙酚浓度对卵细胞质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补肾健脾方药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影响,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E3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3组行完整双侧卵巢除术。术后第3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用药满12周后处死,分离L3腰椎体及左侧股骨,进行骨矿密度、骨矿含量、表观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补肾健脾方药能明显维持切除卵巢大鼠椎体及股骨的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和表观密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标准化方法监控根管治疗质量的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5名评价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对存储于PACS中的根管治疗病例进行评价,使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PSS ver16.9)分析比较其评价结果.结果 随机抽取病例156例,根据根管治疗中的3个阶段4个方面分别给予评价.对于诊断片和定位片,5名评价者的评价结论无统计学差异;对于根管充填位置和密合程度的评价,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PACS可以作为临床质量监控的手段;管理者在使用PACS监控根管治疗质量时,应当首先进行标准化培训.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非迭代重建条件下,身体体质指数(BMI)<24kg/m2的患者行头颈部双低剂量(管电压100kVp,对比剂浓度270mg I/mL)CTA检查时,既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又能降低辐射剂量的管电流范围。方法:将BMI<24kg/m2,行头颈部双低剂量CTA检查的61例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管电流200mA,43例;B组:管电流250mA,10例;C组:管电流310mA,8例。测量、计算三组患者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分叉部及左右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的CT值、噪声、信噪比(SNR)、信号噪声比(CNR)、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后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盲法由两位高年资的CT诊断医师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A、B、C三组患者年龄和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各层面CT值、噪声、SNR、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间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CTDIvol、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迭代重建条件下,BMI<24kg/m2的患者使用头颈部双低CTA检查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且辐射剂量降低的管电流范围是200~250m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心房电-机械传导异常的严重程度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对患者电-机械传导异常改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成功进行PTSMA术并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的HOCM组25例和正常对照组26例。测量心动图P波起始点至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后间隔及三尖瓣环右室侧壁位点处组织多普勒曲线上a波起始点的时间(P-LA、P-IVS、P-RA),计算左心房内不同步性(P-LA与P-IVS差值T1)、左右心房间不同步性(P-LA与P-RA的差值T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OCM患者手术前、后P-LA、P-IVS、P-RA均明显延长(P0.05),T1、T2值明显增大(P0.05);与HOCM患者术前相比,术后P-LA、P-IVS、P-RA均显著缩短(P0.05),T1、T2值明显减小(P0.05)。结论 HOCM患者存在心房电-机械传导间期延长、左心房内及左右心房间不同步运动,而PTSMA术使患者这种心房电-机械活动异常及心房不同步运动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胃小区异常对黏膜病变的X线诊断。方法选择350例优质胃双对比造影片,男186例,女164例,年龄16~68岁。取胃窦相应部位约2cm直径范围区域,用放大镜观察测量胃小区胃小沟的形态变化。结果胃小区胃小沟的形态异常,随年龄增长及性别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则年龄愈大,异常改变愈重。青年组胃小区〉3mm,形态不规则占22%,胃小沟不均边缘模糊占15%;中年组胃小区〉3mm,形态不规则占64%,胃小沟不均边缘模糊占56%;老年组胃小区〉3mm,形态不规则占89%,胃小沟不均边缘模糊占80%。结论作为胃黏膜状态主要标志的胃小区异常,能在精细舣对比造影造影优质片上显示出米,对胃黏膜慢性炎症和早期胃癌的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筋骨痛消丸中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用二氯甲烷-甲醇(4∶1)提取样品,ODS-C18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分离度1.8,RSD=1.59%,平均回收率104.6%.结论 该法分离度、精密度及稳定性好,可作为筋骨消痛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药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影响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接骨颗粒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形态计量学影响。将48只动物随机分成空白组(Sham)、造模组(OVX)、造模雌激素治疗组(OVX+E2)和造模中药治疗组(OVX+T)。采用摘除双侧卵巢的方法造成骨质疏松,分别给予自来水灌胃、肌注苯甲酸雌二醇、中药接骨颗粒溶解液灌胃,4个月后取材(取材前15天进行荧光标记)。取大鼠股骨处理、切片、染色后,进行骨形态计量参数的测量和计算。结果显示OVX组骨小梁体积比TBV明显低于Sham、OVX+岛和OVX+T组,表明正常大鼠切除卵巢后,骨小梁骨量明显减少,密度减低,出现骨质结构稀疏,而雌激素和中药可以明显地抑制切除卵巢引起的骨小梁减少的变化;OVX组骨吸收表面比RBS及动态参数TOS、MOSW、MAR、MLT指标明显高于Sham、OVX+岛和OVX+T组,说明单纯切除卵巢大鼠骨再建活动增强,骨转换率(负平衡)增高。表明雌激素和中药对切除卵巢引起的大鼠骨吸收活性增高有明确的抑制作用。说明中药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血液生化分析观察中药对骨质疏松模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模鼠血浆钙(Ca)、磷(P)、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观察了中药对造模动物血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组、激素组血浆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CP活性显著降低(P<0.05)。说明中药坚骨液可明显抑制实验性骨质疏松动物的骨吸收,增加血钙水平,改善体内负钙平衡及骨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10.
大黄浸液对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坤  张国驰  童善庆 《华夏医学》2000,13(3):249-251
目的:观察大黄浸液对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作用效果。方法:用大黄浸液作为根管消毒剂,对感染根管进行消毒并与临床常用消毒剂甲醛甲酚进行比较,同时还进行了协同药敏试验。结果:大黄浸液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与甲醛甲酚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结论:大黄浸液具有刺激性小、口感好、抗菌谱广泛、毒副作用甚低等优点,其价格低廉,易获得,易制备,不失为一种有待开发应用的良好根管消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