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 1-7)干预雨蛙素(caerulein,CAE)刺激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后,p38MAPK/NF-κB信号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将AR42J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雨蛙素组(10 nmol/L,CAE组)、Ang1-7组(10-7mol/L、10-6mol/L、10-5mol/L Ang 1-7+10 nmol/L雨蛙素)。对照组为正常生长的AR42J细胞,CAE组用10 nmol/L的雨蛙素刺激AR42J于2 h、6 h、12 h、24 h及48 h收集细胞,Ang 1-7组为不同浓度Ang 1-7作用30 min后再用雨蛙素刺激24 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ACE2、Mas受体、p38 MAPK、p-p38 MAPK及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 AR42J细胞中可见ACE2-Ang 1-7-Mas受体轴表达;与对照组相比,CAE组ACE2和Mas受体的表达呈先增多后减少的趋势,均于24 h达高峰(P0.05);p38 MAPK、p-p38 MAPK及NF-κB的表达亦是24 h达峰值(P0.05);Ang 1-7(10-7mol/L、10-6mol/L及10-5mol/L)上调Mas受体的表达,下调p38 MAPK、p-p38MAPK、NF-κB蛋白的表达,Ang 1-7的浓度为10-5mol/L时,后三者的表达水平与CAE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蛙素刺激的AR42J细胞中,Ang 1-7可通过Mas受体抑制p38MAPK/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候斐  张琳  高琳  廖鑫  程玉华 《安徽医药》2019,23(11):2163-2165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 GDM)病人血清 25?羟维生素 D(25?OH?Vit D)水平的变化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及胰岛素抵抗( IR)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2016年 9月至 2017年 9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 GDM病人 123例,按照不同的 25?OH?Vit D水平进行分组,维生素 D严重缺乏组即 Vit?SD组( 25?OH?Vit D<10 ng/mL)及维生素 D非严重缺乏组即 Vit?NSD组( 25?OH? Vit D≥10 ng/mL),比较不同组别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 25?OH?Vit D与 HbA1C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Vit?SD组中 HbA1C[(6.28±1.23)%比( 5.66±0.60)%]、 FPG[(5.95±0.61)mmol/L比( 5.52±0.77)mmol/L]、 FINS(12.50 U/mL比 8.90 U/ mL)和 HOMA?IR(3.26比 2.26)高于 Vit?N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清 25?OH?Vit D的水平与 FPG、FINS、HOMA?IR呈负相关( r=-0.335,r=-0.381,r=-0.448)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1,P=0.006,P=0.001)。结论妊娠期间维生素 D的缺乏与其糖代谢异常和 IR有关, GDM病,人予以适当补充维生素 D制剂,有助于改善其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宫颈癌患者接受宫颈锥切术治疗后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ⅠA1期宫颈癌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将入组患者划分为鳞癌组(70例)、腺癌组(22例)及腺鳞癌组(1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锥切术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妊娠史、高血压疾病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及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变化;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鳞癌组、腺癌组及腺鳞癌组患者平均CD4+T细胞比例(42.24±4.51 vs. 38.65±2.97,t=5.351;42.61±3.37 vs. 38.36±3.01,t=3.693;42.36±2.99 vs. 38.20±2.62,t=3.619、均P<0.05)、CD4+/CD8+(25.33±2.69 vs. 27.29±2.38,t=4.994;24.96±3.21 vs. 27.74±2.86,t=5.365;25.06±2.31 vs. 27.98±2.71,t=2.587、均P<0.05)较术前均显著升高,平均CD8+T细胞比例(25.33±2.69 vs. 27.29±2.38,t=4.435;24.96±3.21 vs. 27.74±2.86,t=3.890;25.06±2.31 vs. 27.98±2.71,t=3.580、均P<0.05)均显著降低,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8、0.182、0.048,均P>0.05);术后3个月鳞癌组(22.80±3.66 vs. 20.66±4.26,t=3.030、P<0.05)、腺癌组(22.50±2.64 vs. 21.23±5.23,t=2.866、P<0.05)及腺鳞癌组患者NK细胞比例(22.96±2.83 vs. 18.91±3.96,t=4.587、P<0.001)较术前均显著升高,术后6个月鳞癌组(24.93±3.97 vs. 20.66±4.26,t=6.027、P<0.001)、腺癌组(25.17±3.37 vs. 21.23±5.23,t=3.708、P<0.05)及腺鳞癌组患者NK细胞比例(23.46±5.24 vs. 18.91±3.96,t=2.520、P<0.05)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但各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94、0.947,均P>0.05);术后3个月(10.00%vs. 9.09%vs. 13.33%,χ2=2.661、P>0.05)、术后6个月(15.71%vs. 18.19%vs. 20.00%,χ2=0.376、P>0.05)各组患者间CIN及宫颈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术后3个月鳞癌组、腺癌组及腺鳞癌组患者NK细胞比例与CD4+/CD8+比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0、0.424、0.436,均P<0.05)。结论 宫颈锥切术能够显著改善不同病理类型的早期宫颈癌患者T细胞功能和NK细胞功能,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对于不同病理分型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