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正常成人右心结构及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对130例正常成人行右心及常规左心超声心动图检查,具体方法参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2010年推荐的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功能指南。计算中国正常成人右心功能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参考范围,并分析各年龄组间各参数有无差异。结果右心功能部分参数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年组右心房左右径大于青年组[(36.90±5.10)mm vs(33.90±5.20)mm, t=-2.79,P=0.006],青年组右心房上下径与右心房面积小于中年组及老年组[(40.10±5.10)mm vs (42.90±5.10)mm、(43.40±5.60)mm,t=-2.51、-2.91,P=0.013、0.004;(11.90±3.20) cm2 vs (13.40±2.90)mm2、(13.90±3.60)mm2,t=-2.24、-2.90,P=0.027、0.004],青年组胸骨旁长轴(PLAX)右心室流出道(RVOT)、大动脉短轴(PSAX)RVOT近端内径与主肺动脉内径(PAD)均小于中年组及老年组[(24.20±3.00)mm vs(26.20±2.30)mm、(25.90±2.90)mm,t=-2.80、-2.32,P=0.006、0.022;(24.70±3.00)mm vs(27.20±2.50)mm、(26.90±2.60)mm,t=-4.40、-3.84,P=0.000、0.000;(20.60±2.00)mm vs(22.10±2.70)mm、(21.90±2.10)mm,t=-3.12、-2.67,P=0.002、0.008],青年组RV游离壁厚度小于中年组及老年组[(5.10±0.60)mmvs(5.60±0.60)mm、(5.40±0.70)mm,t=-3.12、-2.22,P=0.02、0.028];青年组组织多普勒(DTI )e峰大于中年组及老年组[(14.9±3.7)cm/s vs(10.9±3.1)cm/s、(11.10±2.60)cm/s,t=5.82、5.49,P=0.000、0.000],青年组DTI a峰小于中年组及老年组[(12.50±3.90)cm/s vs(14.60±3.70)cm/s、(16.60±3.60)cm/s, t=-2.79、-5.04,P=0.007、0.000],中年组DTI a峰小于老年组(t=-2.26,P=0.02),青年组三尖瓣E峰大于中年组及老年组[(0.61±0.11)m/s vs (0.51±0.11)m/s、(0.48±0.08)m/s,t=4.58、5.44, P=0.000、0.000]。青年组E/A大于中年组及老年组(1.45±0.30 vs 1.12±0.33、1.10±0.27,t=4.58、5.44, P=0.000、0.000)。不同年龄组右心收缩功能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右心舒张功能随年龄增大有递减趋势。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定量评估正常成人右心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9岁.因发热、四肢肌肉关节酸痛2个月于2007年10月21日入我院诊治.发病以来患者无咽痛、咳嗽、咯痰,无恶心、呕吐或腹泻,外院曾予青霉素800万U/d静脉滴注,体温不退,并出现心悸、胸闷症状.  相似文献   
4.
心脏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高度依赖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与心脏非肿瘤性占位病变的鉴别以及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能力有限.造影超声心动图利用微气泡进行血流示踪,能使心脏占位显示得更为清晰,提高了超声对心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心肌声学造影技术(MCE)还能观察占位内部的血供情况,从而有助于定性诊断心脏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以组织多普勒技术为基础的应变(DT-ST)及以斑点追踪技术为基础的二维应变(2D-ST)测量左室壁应变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抽取40例作左室壁DT-ST及2D-ST分析,并选取同期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左室壁应变测量由2名观察者独立完成,每名观察者对每例患者用组织多普勒应变及二维应变析各测量2次。同一名观察者测量2次间及2名观察者间测量差异用重复检测方差分析比较,一致性用组里相关系数(ICC)描述,2名观察者间测量可靠性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描述。结果:①除观察者甲冠心病组的室间隔心尖段DT-ST 2次测量结果、观察者间对照组的左室侧壁中间段、心尖段DT-ST及观察者间冠心病组左室侧壁基底段及心尖段DT-ST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余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各节段重复测量结果之间均无显著差异;②观察者内可靠性:对照组2D-STICC与DT-STICC相近,或略大于DT-STICC;而冠心病组除观察者乙室间隔中间段ICC外,余各节段2D-ST ICC均大于DT-STICC;③观察者间可靠性: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左室壁各节段2D-ST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DT-ST Cron-bach’s alpha系数。结论:组织多普勒应变及二维应变检测室壁应变均具有较高可靠性,但二维应变法具有更高的观察者间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心脏超声对鸡胚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来评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自身抑制性抗体。方法按随机数表法选取3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IgG血清,滴入18 d胚龄的鸡胚中,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鸡胚心肌抑制状况。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组LVEF为81.03%±2.67%,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中,心肌自身抑制性抗体阴性13例,其LVEF为81.24%±2.33%,而抗体阳性23例(63.9%),其LVEF为62.04%±2.98%。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可能存在心肌抑制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法左心耳排空分数、左心耳壁心肌组织速度在左心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取心房颤动患者76例,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二维面积法和三维容积法左心耳排空分数、左心耳最大排空流速、以及左心耳三个位点(内、外侧壁中点及尖部)的组织速度,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超声检查中心律为窦性者上述6个参数值均高于房颤者(P 均<0.05),不伴左心耳内自发声学显影者6个参数值均高于伴自发声学显影者(P 均<0.05);②三维、二维法排空分数相关性好(r =0.727),且二者与左心耳最大排空流速的相关系数近似(二维法:r =0.685、三维法:r =0.632);③左心耳组织速度中,尖部测值较另两个位点更高(P 均为0.000),且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亦更好。结论三维容积法测量左心耳排空分数切实可行,结果可靠;左心耳壁组织速度的最佳取样位点为心耳尖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功能,探讨不同肺功能损坏程度的COPD患者右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将85例COPD患者行肺功能测定后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3组:轻度组36例,中度组33例,重度组16例。同时选取6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4组之间的右心房、室大小指标、右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肺动脉压指标的差异。结果 COPD轻度组患者仅有右心室基底径、三尖瓣反流(TR)最大压差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大于对照组[(3.28±0.71)cm比(3.20±0.79)cm,(22.22±1.76)mmHg比(18.31±2.17)mmHg,(35.63±2.25)mmHg比(23.83±2.56)mmHg,均为P<0.01]。与对照组、COPD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重度组的E/E'增大(7.79±1.73比5.04±1.78、5.37±1.19和5.64±1.81,均为P<0.01),右心室面积改变分数、三尖瓣环平面收缩移位降低[29.11%±8.41%比38.38%±9.45%、37.41%±8.49%和35.98%±10.59%;(18.08±4.62)cm比(22.37±4.09)cm、(21.09±2.46)cm和(20.71±4.82)cm,均为P<0.01]。COPD患者3组间右心室基底径、TR最大压差及PAS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28±0.71)cm比(4.58±0.57)cm比(4.92±0.80)cm;(22.22±1.76)mmHg比(31.00±8.51)mmHg比(49.00±7.45)mmHg;(35.63±2.25)mmHg比(40.17±2.97)mmHg比(59.00±2.54)mmHg,均为P<0.01],且随肺功能恶化而增大。结论 COPD患者随着肺功能的恶化,肺动脉压进行性升高,首先出现右心结构的改变,进而出现右心室心肌的舒张及收缩功能下降,且右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出现于明显收缩功能不全之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期持续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基础心功能正常、因三度房室阻滞(AVB)而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是否出现心力衰竭相关症状或因心力衰竭入院,同时行超声心动图随访,并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心力衰竭的定义为随访中出现因心力衰竭入院或死亡、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40。左心室(LV)结构、功能受损是指超声心动图观察到的LV局部或总体收缩活动减弱、LVEF〈0.50或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6mm之任意一项。结果共141例患者平均随访8.3年后,8例(5.7%)出现心力衰竭,20例(14.2%)出现左心室结构、功能受损;其发生率均随起搏时间增长而增加。随访中患者平均LVEF下降、平均LVEDD增加,但其起搏前后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性别、植入起搏器时年龄、起搏模式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因素均与心力衰竭发生或左心室结构、功能受损无关。结论长期RVA起搏者存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的可能,起搏时问越长发生几率越高,但其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0.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重要的心脏影像检查方法,因图像分辨率高,声窗好,对于一些特定疾病的诊断,以及心脏外科和心脏导管介入手术的围术期评估和术中引导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汇总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2013年《关于行全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指南》、2022年《关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筛查的标准化操作推荐》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文献,由浙江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超声专业委员会组织浙江省青年超声心动图专业工作者进行翻译和整理,主要阐述TEE的规范操作、TEE切面介绍及心脏开放手术和介入治疗相关TEE结构显示技巧,旨在进一步推广和提高TEE诊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