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热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热疗很早就被用于治疗癌症及良性肿瘤,生物学实验和临床表明:41℃-45℃的热疗能显著增强放疗和化疗的疗效,而高于65℃的高温热疗可以代替传统的介入式疗法来摧毁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脱落。高强度降焦超声(HIFU)能在短时间内使癌变组织的温度升至65℃以上,导致病变组织凝固、坏死,高强度聚集超声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无损的、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受到普遍关注。目前,中国在高强度聚焦超声临床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中介绍了超声热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别从电生理学、组织学方面观察经颅磁刺激及局部直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机制。方法共选取20只SD大鼠,将其制成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经颅磁刺激组及局部直流电刺激组,分别采用电生理学及组织学方法观察磁刺激对周围神经潜伏期、波幅、神经传导速度及周围神经髓鞘结构、数量的影响,并与局部直流电刺激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大鼠分别经20d相应处理后,发现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受损坐骨神经的波幅明显增高,与局部直流电刺激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组织学方面,可观察到经颅磁刺激组有大量新生神经髓鞘出现,其数量显著多于局部直流电刺激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另外经颅磁刺激组的髓鞘结构也较局部直流电刺激组清晰、完整。结论通过电生理学及组织学观察,发现经颅磁刺激在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修复方面,其疗效可能优于局部直流电刺激。  相似文献   
3.
定量评估经皮神经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和功能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的作用,以神经传导速度为量化恢复指标,以髓鞘增生数目定量分析再生神经纤维数目。方法:实验于1998-09/1999-06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验动物部和显微外科实验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手外科研究所肌电图研究室、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电镜中心和病理实验室完成。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用显微外科手术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后电刺激组行神经吻合术并进行经皮电刺激,对照组只固定于和电刺激组相同的固定装置上,不进行干预。采用电生理学方法和组织学方法分别观察经皮电刺激对损伤周围神经的神经电位参数和髓鞘结构及数目的影响。结果:实验过程中对照组1只大鼠和电刺激组2只大鼠在麻醉过程中死亡,进入结果分析对照组9只大鼠,电刺激组8只大鼠。①电刺激组大鼠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0.58&;#177;0.33)ms,(2.27&;#177;0.88)ms,(f=5.12,P&;lt;0.001)]。电刺激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增快[(21.44&;#177;8.31)m/s,(16.74&;#177;22.82)m/s,P&;gt;0.05l,波幅低于对照组[(1.95&;#177;1.56)mV,(6.64&;#177;8.42)mV,P&;gt;0.05]。②电刺激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其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9900.86&;#177;1433.65,6505.83&;#177;77950,(t=5.16,P&;lt;0.001)]。结论:电刺激定量检测的大鼠坐骨神经潜伏期缩短,神经髓鞘计数增高。说明电刺激可能通过促进许旺细胞增殖和髓鞘形成来改善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和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皮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并探讨经皮电刺激对大鼠周围神经再生的组织学影响和促进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经皮电刺激对损伤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经皮电刺激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髓鞘数目为[(715.29±84.30)个,(?)±s,下同],较对照组(403.67±70.56)个明显增多,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电刺激可能具有通过促进Schwann细胞增殖和髓鞘形成,改善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中的宫内声压和声强的测量研究寿文德,钱德初,江以萍,俞仁康,张珏华,王诚,周毓青(上海交通大学830室;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目前,超声诊断已成为妇产科的常规检查方法和计划生育查孕、查环、查病的首选方法。超声诊断的安全性更为世人所关注[1~...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学和组织学变化,探讨其对促进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方法分别观察磁刺激对损伤周围神经的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磁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组织学观察可见大量新生髓鞘,其数目较对照组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磁刺激组髓鞘的结构也较对照组清晰完整。结论 经颅磁刺激可能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B超对绒毛激素分泌影响的研究韩金兰①常才严敬明陆朱娣曹英寿文德②俞仁康本文设计了不同强度的超声对绒毛组织辐射后,观察绒毛细胞分泌孕酮(简称P),雌二醇(简称E2)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简称HCG)量的改变,以了解超声对早期妊娠胚胎发育的影响。1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8.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如何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传导功能的恢复仍是医学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以往已证实磁刺激在动物模型上应用安全性的基础上,探讨经颅磁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学和组织学变化。目的:观察经颅运动皮质磁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和组织学变化,探讨其促进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双盲前瞻性研究。地点和材料:1998/1999实验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手外科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和肌电图研究室、复旦大学电镜中心和复旦大学病理实验室进行。实验动物为20只雄性SD大鼠(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验动物部提供,医动字第02-33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磁刺激组,并用苦味酸标记编号,每组10只(1~10号)。干预: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磁刺激组大鼠在手术次日开始作经颅皮质磁刺激(刺激频率为6次/min,磁场强度为1T),1次/d,20min/次,共20次。对照组不作磁刺激,但同样置于和磁刺激组相同的笼内,1次/d,20min/次,共20次。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方法分别观察磁刺激对受损坐骨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经颅磁刺激和对照组受损坐骨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结果:磁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2.65&;#177;0.07),(0.47&;#177;0.21)ms]在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直接神经电刺激检查时均较对照组[(3.46&;#177;0.53),(2.27&;#177;0.88)ms]缩短,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磁刺激组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快,但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磁刺激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12826&;#177;1678),其数目较对照组(6506&;#177;779)多,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磁刺激组髓鞘的结构也较对照组清晰完整。结论:经颅运动皮质区磁刺激可能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颅磁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经颅磁电刺激后损伤坐骨神经的电生理学变化,探索一种促进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磁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恢复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磁电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实验组的波幅较对照组增高,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增快,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经颅磁电刺激可能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如何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传导功能的恢复仍是医学临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以往已证实磁刺激在动物模型上应用安全性的基础上,探讨经颅磁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学和组织学变化.目的观察经颅运动皮质磁刺激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电生理和组织学变化,探讨其促进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双盲前瞻性研究.地点和材料1998/1999实验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手外科研究所动物实验室和肌电图研究室、复旦大学电镜中心和复旦大学病理实验室进行.实验动物为20只雄性SD大鼠(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验动物部提供,医动字第02-33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磁刺激组,并用苦味酸标记编号,每组10只(1~10号).干预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磁刺激组大鼠在手术次日开始作经颅皮质磁刺激(刺激频率为6次/min,磁场强度为1 T),1次/d,20 min/次,共20次.对照组不作磁刺激,但同样置于和磁刺激组相同的笼内,1次/d,20 min/次,共20次.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方法分别观察磁刺激对受损坐骨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的影响,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经颅磁刺激和对照组受损坐骨神经潜伏期、波幅及神经传导速度和周围神经髓鞘结构和数目.结果磁刺激组受损坐骨神经的潜伏期[(2.65±0.07),(0.47±0.21)ms]在经皮神经电刺激和直接神经电刺激检查时均较对照组[(3.46±0.53),(2.27±0.88)ms]缩短,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磁刺激组神经传导速度也较对照组快,但无显著性差异.组织学观察磁刺激组可见大量新生髓鞘(12 826±1 678),其数目较对照组(6 506±779)多,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磁刺激组髓鞘的结构也较对照组清晰完整.结论经颅运动皮质区磁刺激可能具有促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