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不同病种心脏手术时肝素、鱼精蛋白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各病种心脏手术体外循环中肝素、鱼精蛋白的应用剂量和方法。方法将我院近三年119例左房粘液瘤、房室间隔缺损、法四和风心病分成A,B、C、D四组,观察比较符组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的用量。结果A组肝素用药量融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而其鱼精蛋白中和剂量显著低于其它符组(P〈0.01)。结论左房粘液瘤病例体外循环手术中存在肝素相对耐药现象;不同病种的心脏手术时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比例不能一概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麻醉复苏室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323例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术后转入麻醉复苏室(PACU)的患儿进行观察与护理,对患儿术前进行有效访视、转入前充分准备及严格的交接班等措施;对术后转入PACU的患儿进行严密观察(一般护理、呼吸道的护理、保暖护理、镇痛、安全及心理护理等)并处理苏醒期并发症。结果323例患儿在全身麻醉苏醒期间,由于分泌物增多、出血、舌后坠等引起呼吸道梗阻32例,喉头水肿9例,术后躁动17例,呼吸抑制7例,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86例,均经对症处理,安全度过了苏醒期,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余132例患儿经严密监测无明显异常,安全平稳复苏。结论加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摘除患儿麻醉恢复室的观察与护理,对预防和减少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确保患儿安全、平稳恢复,顺利度过麻醉苏醒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麻醉科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培训方案,为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方法 2018年8月设立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制定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培训方案,对15名新定科护士进行6个月规范化培训,通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阶段性小结报告及德、勤、质量综合素质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14名新定科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顺利通过考核,1名因德、勤、质量综合素质评价不达标未通过考核.阶段性小结报告中提出理论授课可按照《临床麻醉学(第4版)》和《麻醉护理学(2013年版)》教材进行分章节循序渐进授课,增设情感维度与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培训方式增设腾讯会议网络授课与麻醉护理公开课线上自主学习模式.结论 手术间麻醉监测护士岗前培训,能够提高新定科护士麻醉理论与技术水平,但效果评价方面缺乏系统、专业评价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完善麻醉科护士培养方案,我院下一步将柯氏模型应用至麻醉科护士培训中,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系统地评价培训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麻醉科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借鉴和新思路,助力培养麻醉专科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5.
总结神经导航系统在8例神经外科颅脑肿瘤切除手术中的护理,对手术室的术前准备和术中手术配合进行了总结。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意外发生,效果满意。认为术前做好患者准备和仪器、器械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正确的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行足背动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0例患者行足背动脉穿刺,按不同进针角度分为3组,每组90例:A组为90°,B组为30°~45°,C组为15°~20°,比较3组患者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A组一次穿刺成功79例(87.78%),B组一次穿刺成功88例(97.78%),C组一次穿刺成功80例(88.89%),B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A、C 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组穿刺时疼痛程度升高;与B组比较,C组疼痛程度升高(P<0.05)。结论 30°~45°行足背动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采血成功率高,患者疼痛程度小,是足背动脉采血的较理想角度。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黄芩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且疗效确切.黄芩包含丰富的天然产物,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芩及其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感染与复制.临床上黄芩也常用于治疗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因此,本文对黄芩抗病毒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黄芩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观察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XM)用于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拔管时的镇静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腹部手术患者50例,手术结束后转入苏醒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右美托咪啶组(Dex组,n=25)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4μg.kg-1(将右美托咪啶稀释成4μg.mL-1,输注时间为10min),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25)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方法和时间同Dex组。记录给药前(T1,基础值)及给药后10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min(T4)、10min(T5)、20min(T6)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SS)。记录患者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以及患者躁动、寒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患者苏醒期各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x组患者拔管时HR无显著升高,拔管后HR(T4,T5)比基础HR慢(P<0.05),而NS组患者T3和T4的MAP、HR显著高于Dex组及基础值(P<0.05)。在T3-T6时间点Dex组RSS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5),Dex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NS组(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静注0.4μg.kg-1右美托咪啶,能维持拔管期间患者血压和HR稳定,降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颈胸腹联合切口治疗高位食管癌的手术配合胡年香余桂媛(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南昌330006)采用颈胸腹联合切口治疗高位食管癌具有肿瘤切除率高,清扫淋巴结方便;因膈肌不切开,术后呼吸影响较小;开胸、开腹组医生同时进行,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对吻合口瘘处理方便等优...  相似文献   
10.
1000例体外循环手术巡回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00例体外循环手术巡回护理过程中,关于术前准备及术中各个程序配合的问题,阐述了重视抓好术前准备,因人而异地做好心理护理,严格加强各个环境的无菌管理的重要性,为逐渐完善规范的体外循环配合程度,建立了一整套巡回护理工作常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