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精性心肌病是指长期饮酒,使心肌变性,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一种心肌病,其病理改变酷似扩张型心肌病。我院自1994年3月-1996年7月共收治13例,占同期住院心肌病人的10%,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本组13例均为男性,年龄28-70岁,平均50.69±12.62岁。饮酒时间10-50年,平均26.10±15.81年。饮酒量折算成酒精摄入量,12例为125mg/天以上,1例为75mg/天,平均153.07±80.58mg/天,9例有嗜烟史,吸烟时间平均28.89±12.25年,吸烟量22.56±17.96支/天。1.2临床表现: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 0 3Pd支架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5 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普通支架组和各剂量的核素支架组 (8只 组 )。支架置入术后 8周行腹主动脉血管内超声和造影检查、行免疫组化染色并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在核素支架组 ,随剂量增加 ,支架段最小内径和支架内管腔面积均增大而狭窄程度减小。核素支架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小于普通支架组 ,而凋亡指数除 5Gy组外均显著大于普通支架组。结论 1 0 3 Pd支架可抑制支架内血管内膜的增生 ,减少支架内狭窄的程度 ,显示出量效关系。1 0 3Pd支架既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生也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急性心肌梗塞并室间隔穿孔(VSR)三例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阐述了漂浮导管在VSR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手术是AMI后VSR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肾功能的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在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S-NGAL)的变化趋势。方法:序贯法入选急诊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7例,分为慢性肾脏疾病(CKD)组(14例)和非CKD组(43例),ELISA法测定术前、术后4、8、12hS-NGAL。结果:CKD组PCI前后S-NGAL总体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CKD组术后较术前下降,且术后8h开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CI术后各时间点S-NGAL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NGAL在PCI前后随时间改变而呈下降趋势,而非CKD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冠脉斑块稳定性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检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软硬特性,通过临床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具有软斑块特性,同时急性冠脉综合征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而硬斑块特性,且不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者为稳定斑块组。测定两组间冠状窦及外周血血浆TNF-α浓度,结果与IVUS测定的斑块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脂核或无回声带/斑块比及面积狭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TNF-α值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o.11o±O.045)ng/mL vs(0.097±0.137)ng/mL,P<0.01和(0.111±0.037)ng/mL vs(0.042±0.022)ng/mL,P<0.05;将测得TNF-α与IVUS所测得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斑块大小、脂核/斑块、面积狭窄率等进行相关分析,未见明显相关。结论TNF-α与斑块的稳定性有关,同时其在冠状循环与体循环中的量无差异,可望作为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病案描述:直到被送进急救室,老张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为的胃痛居然是心肌梗死。事实上,在送院前一周左右,他就已经感觉到胸部不适了,由于没有足够重视,最终从起初的心绞痛变成了更加严重心肌梗死。经过抢救,老张虽然康复出院了,但今后将长期面临着心力衰竭、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爬楼或散步时常胸闷,自行吃胃  相似文献   
7.
8.
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影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 (intravascularultrasound ,IVUS)判定不稳定斑块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43例确诊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ngiography ,CAG)后行IVUS检查 ,根据斑块回声强弱分为软斑块组和硬斑块组 ,两组分别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者IVUS检出软斑块 2 2例 (2 2 /2 7) ,占 81.4% ,IVUS检测不稳定斑块的敏感性 81.4% ,特异性 75.0 % ,准确性 79.1% ,阳性预测值 84.6%。软斑块组脂核面积比硬斑块组的无回声区面积明显增大 (P <0 .0 1) ;脂核与斑块比软斑块组明显大于硬斑块组 (2 6.4%± 11.5%对 12 .0 %± 7.0 % ,P <0 .0 1) ;软斑块组纤维帽厚度明显小于硬斑块组 [(0 .3 8± 0 .14 )mm对 (1.17± 0 .3 6)mm ,P <0 .0 1] ;在面积狭窄率上 ,软斑块组明显小于硬斑块组 (62 .6%± 6.9%对 70 .9%± 7.5% ,P <0 .0 1) ;偏心程度软斑块组明显大于硬斑块组 (92 .9%对82 .4% )。两组间斑块大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0 .70± 2 .96)mm2 对 (10 .84± 3 .48)mm2 ,P >0 .0 5]。结论 IVUS对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判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静脉应用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危象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予乌拉地尔首剂25 mg加入生理盐水10 mL中缓慢静脉推注,随后以50 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中缓慢静滴,初始速度为15 mg/h,根据血压调整滴速,至血压为160-170/100-110 mmHg后维持12 h。治疗过程中予持续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测,在治疗后前半小时每5分钟一次、以后每小时记录一次血压、心率的变化,持续12 h,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心率改变不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95.6%,起效时间为(5.2±1.8)分钟,症状改善时间为(34.6±9.8)分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乌拉地尔静脉应用治疗高血压危象起效快,降压平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1(TIMP 1)、TIMP 1/MMP 1与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以冠脉血管内超声检出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软硬特性 ,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 (n =2 2 )和稳定斑块组 (n =12 )。测定两组间血浆MMP 1、TIMP 1浓度 ,并与冠脉血管内超声测定的斑块大小、斑块纤维帽厚度、脂核或无回声带大小、脂核或无回声带与斑块比及面积狭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冠状静脉窦血和外周血中 ,不稳定斑块组MMP 1浓度明显大于稳定斑块组 (P <0 0 1) ,TIMP 1/MMP 1明显小于稳定斑块组 (P <0 0 0 1)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浆MMP 1浓度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 ,与脂核或无回声带面积、脂核与斑块比和面积狭窄率呈正相关 ,与斑块大小无关。TIMP 1/MMP 1与纤维帽厚度、面积狭窄率呈正相关 ,与脂核或无回声带面积、脂核与斑块比呈负相关。结论 :MMP 1和TIMP 1/MMP 1与冠脉斑块不稳定性呈密切相关 ,可望作为冠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