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华铭  何亚红  朱伟琴  李珍 《浙江医学》2020,42(14):1464-1468
目的探讨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CSP)在老年患者右半结肠小息肉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结肠镜检查并发现右半结肠息肉的老年(年龄>60周岁)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息肉均位于右半结肠,数量≥2枚,直径<10mm),将每例患者的息肉1∶1自身配对分为圈套器息肉电切切除术(HSP)组与CSP组,各70枚。通过结肠镜检查观察比较息肉直径、息肉切除时间、术中出血率、迟发型出血率、国际结直肠内镜分型(NICE分型)、息肉标本回收率、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以及息肉病理分型、异型性、黏膜下层累及损伤情况、完全切除率等。结果两组息肉直径、术中及迟发型出血率、NICE分型、息肉标本回收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SP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HSP组(P<0.01)。两组息肉病理分型、异型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息肉黏膜下层累及损伤情况、完全切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P组息肉完全切除率较HSP组更高(均P<0.01)。HSP组息肉基底部烧灼伤明显,细胞挤压变形明显,不利于后期的病理判读。结论对老年患者右半结肠小息肉,CSP较传统的HSP安全性高、疗效更明确、操作更简便、手术时间更短、病理判读更准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B超能准确可靠的测出宫内节育器(IUD)在宫腔内的位置,为提高其续存率,及时发现下移脱落等异常情况,应用B超对IUD的监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段,本资料应用B超检查分析260例已婚育龄的妇女的宫腔内不锈钢单环(SSR)的位置,形态以及IUD上缘与宫底的距离,认为IUD在宫腔内正常位置的超声标准是:IUD上缘与宫底之间的距离≤20mm,≥21 mm应诊断为IUD下移,并认为下移之SSR明显变形者,应作为及时更新IUD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细梗香草皂苷(LC)和吉西他滨(GEM)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究LC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胰腺癌BxPC-3细胞时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C与GEM,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两种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和联合作用指数(CI)。将细胞分为4组,A组(对照空白)、B组(GEM1滋mol/L)、C组(LC15滋g/ml)和D组(GEM1滋mol/L+LC15滋g/ml联合用药),培养后采用AnnexinⅤ-FITC/PI法观察LC与GEM对BxPC-3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抗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抗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8~64滋g/ml的LC及1.25~20滋mol/L的GEM均对BxPC-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其IC50分别为16.55滋g/ml和1.27滋mol/L。15滋g/ml的LC与各个浓度的的GEM协同作用最强,CI值为0.53~0.65。B、C、D组的早、晚期凋亡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D组与B、C组的早期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D组与A组比较,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B、C、D组与A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结论LC有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与GEM联合作用效果更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3表达,分解PARP,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虫生性药用真菌,其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对其降糖、改善肾功能、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做相关综述,为指导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筛选提供一个指导性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外环境霍乱弧菌循环和分布状况,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霍乱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15984-1995《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和《霍乱防治手册》(原卫生部,第五版)规范进行监测。结果2001-2011年间检测外环境水体、食品、混合便和苍蝇标本共2279份,检出霍乱弧菌阳性156份,总阳性率6.85%;其中水体阳性率21.40%,水产品阳性率0.71%,混和便阳性率0.30%。霍乱弧菌阳性菌株鉴定分型:小川型占87.82%,稻叶型占10.26%,O139型占1.92%;流行株占2.56%(均为稻叶型),非流行株占97.44%。结论巴州地区外环境尤其是水体霍乱弧菌污染较严重。加强外环境的霍乱弧菌监测、科学地预测预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和控制霍乱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