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BP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分析TURP和PVP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天数、术后1月IPSS评分降低值、术后1月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VP组较TUR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月IPSS评分降低值、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VP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V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H的手术方式,相较于TURP更安全、患者痛苦少,两者术后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尿道黏膜改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BPH患者42例,应用100W钬激光和组织粉碎器对其行改良HoLEP术,记录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3~128(80.6±38.4)min,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55±1.32)d,住院时间(4.5±3.1)d.术后3个月、6个月IPSS、QOL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术前,Qmax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输血,膀胱黏膜损伤1例;术后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1例,保留导尿2d后,小便自解;尿道狭窄1例,行尿道扩张后好转;尿路感染2例,抗感染治疗后恢复;压力性尿失禁4例,术后1~6个月均完全恢复.[结论]保留部分尿道黏膜改良HoLEP术治疗BPH疗效显著,在手术适应证、安全性,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较其他微创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取石网篮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上段输尿管结石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NGage取石网篮配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结果 观察组患者碎石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石残留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取石篮网配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结石成功率,降低结石的残留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LRN)与开放肾癌根治术(ORN)临床疗效。方法:对LRN28例和OPN36例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LRN和36例ORN均获得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16.2)min和(148.2±14.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34.3)mL和(231±39.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8±1.3)d和(11.4±1.5)d。手术并发症分别为2例和5例。随访1年复发转移者分别为2例和2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N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与ORN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率相当,是今后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肾脏血流对兔肾射频消融(RFA)范围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阻断肾动脉)和对照组(不阻断肾动脉).两组均采用腹部正中切口暴露两侧肾脏,于肾脏中极插入射频针;RFA后处死动物,取肾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量RFA范围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RFA范围呈近似球体形状;对照组RFA范围呈尖端指向肾蒂近似圆锥体形状.实验组RFA深度、纵截面、横截面最大径分别为(1.39±0.07) cm、(1.39±0.08) cm、(1.39±0.07) c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26±0.05) cm、(1.01±0.07) cm、(1.01±0.06) cm(P<0.05).两组病理组织学改变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RFA能够对兔肾造成有效的凝固性坏死,肾脏血流对于肾脏RFA范围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