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93年12月~1999年6月行结肠镜检查2049例,现将结肠病变的内镜形态、分布特征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049例中男1308例,女841例,年龄13~88岁,平均50.5岁。其中<45岁893例,<30岁17例,45~6O岁775例,60岁381例。>70岁3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不成形,腹块,消瘦。采用日本CS一150型结肠镜和奥林巴斯CF-30L电视结肠镜。2049例中大肠癌134例,肠息肉及息肉病314例,各类大肠炎症1397例。其他少见结肠病变计31例,占1.5%,包括肠结核2例,克隆氏病2例,肠淋巴瘤2例,肝曲区脂…  相似文献   
2.
Lugol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内镜下Lugol溶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1例食管表浅性病变行2%Lugol液染色,同时行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正常染色4例,浅染色68例,不染色28例,过度染色11例。病理结果提示正常染色及过度染色组中未发现癌变或癌前病变,浅染色组68例中发现重度异型增生3例、癌变(原位癌)1例,不染色组28例中发现鳞癌17例(原位癌7例)、重度异型增生5例。结论:食管病变Lugol液染色呈不染或浅染色的病例,往往提示癌变或癌前病变,结合活检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Dieulafoy病致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ieulafoy病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往往出血量大,甚至危及生命。本院自1995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收治38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对其中出血量较大的患者经内镜注射药物或应用金属钛夹止血,收到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麻醉下胃镜、结肠镜检查治疗的广泛开展,使内镜检查成为一种安全、舒适的现代诊治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体检意识增强,在工作中有很多既想在麻醉下进行胃镜检查又想进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例,我们常常分别进行.自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我们对同时申请麻醉下胃镜结肠镜检查的219例病人,改为麻醉下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两项检查一次完成,节省了病人的时间,减少了麻醉次数.现将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胆道金属支架(EMBE)或塑料支架(ERBD)置入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52例行ERCP及EMBE或ERBD治疗的80岁以上老年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ERCP成功并置入胆道支架146例(成功率96.1%),其中金属支架69例,塑料支架77例,胆管癌95例,胰腺癌3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胆囊癌5例,胃癌6例。术后1周及4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有并发症12例,其中出血1例,轻型胰腺炎8例,胆管炎3例。结论内镜下EMBE及ERBD治疗80以上老年人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灵活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最近几年医学界广为关注的一项内镜新技术,主要用于癌前病变、早癌及一些良性肿瘤的治疗,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个体化治疗、针对性强、创伤小、患者易耐受、住院时间短、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同时一次也可以进行多部位的治疗、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提供肿瘤精确的组织学分期等优点[1].本院消化内镜中心从2008年5月起应用此项新技术开展ESD手术38例,未发生文献报道的并发症,使相当一部分早癌患者免于接受传统外科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LC和EST二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已分别成功在临床上应用多年的基础上.Palma、秦明放等[1-2]报道了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为更好开展LC, 作者2005月7月~2007年12月对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EST 内镜下取石,再行LC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印戒细胞癌(SRCC)的疗效及预后,并探讨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62例早期胃S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治愈性切除组34例和非治愈性切除组2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大体分型、浸润深度、切缘、溃疡及术后随访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整块切除率为100%(n=62),完全切除率为83.9%(n=52),治愈性切除率为54.8%(n=34)。术中穿孔率为1.6%(n=1),迟发出血率为1.6%(n=1)。28例非治愈性切除的患者中,20例追加了外科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在外科手术后死于术后出血,另1例在外科手术后死于术后感染。8例非治愈性切除的患者没有追加外科手术,其中2例患者死于淋巴结转移。ESD治愈性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ESD非治愈性切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肿瘤直径>20 mm(OR=59.73,95%CI=9.94~358.87,P<0.001)及溃疡是(OR=24.49,95%CI=2.11~284.72,P=0.011)是早期胃SRCC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达到内镜下治愈性切除标准的早期胃SRCC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治愈性切除的患者。肿瘤直径>20 mm和溃疡为早期胃SRCC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通过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多样性。方法回顾分析201例经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肠镜下套扎,134例高频电摘除,45例微波或烧灼,7例氩气刀治疗。201例均一次性治愈。结果作为微创手术的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治疗,其多样性可以收到临床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