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可视化分析和解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国内研究现状,为疫情防控策略与方案提供线索和指引。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文献,发表时间限定为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文献的作者和关键词共现网络,解读共现图谱聚类揭示的COVID-19研究现状与热点。结果检索到有效文献664篇,文献作者形成5大团体,但各团体间的合作较少。“疫情防控”和“中药”等10个高频关键词及其他关键词共同聚类成7个研究主题,每个主题所揭示的内容均真实反映了当前的研究现状与热点。结论国内关于COVID-19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疫情防控、医护人员的管理与防护、儿童感染及防护、COVID-19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案、中医药在COVID-19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龙船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甘露醇(1)、十八酸(2)、1, 5-环辛二烯(3)、β-谷甾醇(4)、(10E)-9-oxooctadec-10-en-12-ynoic acid(5)、壬二酸(6)、dihydromasticadienolic acid(7)。结论 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船花脂酸(ixoraliphatic acid)。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龙船花中分离得到,其中D-甘露醇在干药材中质量分数高达0.3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枫杨抗菌单体5-羟基-2-乙氧基-1,4-萘醌体外抗菌谱和活性强度。方法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抗菌谱;以左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作为对照,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该物质对常规菌株具有较为广泛的抗菌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2.5μg.ml-1,MBC为50.0μg.ml-1)、大肠杆菌(MIC为6.25μg.ml-1,MBC为25.0μg.ml-1)、姜瘟菌(MIC为3.125μg.ml-1,MBC为6.25μg.ml-1)、蜡状芽孢杆菌(MIC为6.25μg.ml-1,MBC为25.0μg.ml-1)、白色念球菌(MIC为3.125μg.ml-1;MBC为12.5μg.ml-1)、沙门氏菌(MIC为25μg.ml-1;MBC为100.0μg.ml-1)有显著的拮抗作用。结论该物质抗菌谱较广,抗菌活性强度近似于左氧氟沙星,而远强于阿奇霉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9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该院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nT2DM)患者102例(nT2DM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98例(IGT组),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体检健康者92例作为糖耐量正常(NGT)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CTRP9和脂联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TRP9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关系。结果 IGT组和nT2DM组血清CTRP9水平均高于NGT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低于NGT组(P<0.05)。超重和肥胖者血清CTR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5)。血清CTRP9水平与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血清CTRP9水平为T2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5,95%CI 1.227~1.843,P<0.05)。结论 血清CTRP9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医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山东省4所本科医学院校共115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所高校学生除职业价值观外其它维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除职业承诺外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男生,但只有职业价值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45);独生子女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从大一到大四职业认同感总体呈现了先降后升的趋势;随着专业层次的提高,职业认同感6个维度的得分均呈现增高趋势;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入党迫切性、独生子女、高考志愿、专业层次和性别是影响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医学生整体职业认同感得分不高,应加强正确的舆论引导增加医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向情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41例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5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血小板生成素(TPO)或化疗药物+G-CSF的动员方案。移植前预处理方案:26例患者采用BEAM方案+地西他滨,12例采用BEAM方案,3例采用BEAM方案+西达苯胺。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相关并发症、移植后转归,以及临床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乳酸脱氢酶(LDH)、β 2-微球蛋白(β 2-MG)、移植方案、移植前状态对移植后OS及PFS的影响。 结果:41例患者中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疾病获得完全缓解37例(90.24%),部分缓解2例(4.88%),未评估2例(4.88%)。24例干细胞采集资料完整的患者采集的中位有核细胞计数12.74×10 8/kg[(3.91~22.68)×10 8/kg],中位CD34阳性细胞数为6.74×10 6/kg[(0.91~50.47)×10 6/kg]。全部41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血小板植入时间为11 d(7~32 d),中位粒细胞植入时间为9 d(8~16 d)。41例患者移植后疾病均获得完全缓解,无一例发生移植相关死亡。至随访结束,无疾病进展33例,死亡8例。患者移植后12、24、72个月OS率分别为93.4%、85.3%和60.9%,PFS率分别为93.3%、84.0%、84.0%。中位PFS及OS时间均为未达到。不同性别、临床分期、B症状、IPI评分、结外累及部位、血红蛋白、LDH、β 2-MG、移植前状态患者OS及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地西他滨患者PFS及OS均优于单用BEAM方案患者(均 P<0.05)。 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具有较好的效果。BEAM方案+地西他滨预处理方案较单用BEAM方案可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测定和对比不同产地龙船花全草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东莨菪内酯、槲皮素和山奈酚5个成分含量,建立快速测定其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5个成分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为268 nm(0-12 min)、344 nm(12-37 min)、350 nm(37-41 min)、254 nm(41-50 min);并以检测出的含量为指标,使用SPSS 20.0软件对18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东莨菪内酯、槲皮素和山奈酚色谱峰分离良好;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3.76%-99.91%,RSD为0.66%-1.4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批样品可分为3大类:S7-S12聚为一类,S1-S6聚为一类,S13-S18聚为一类。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主成分2、主成分3是影响药材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916%,以S14的主成分综合得分最高。结论 所建立的龙船花全草HPLC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龙船花的质量控制,聚类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也可为龙船花种植、栽培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任赛赛  罗彭  潘为高  梁臣艳  李耀华  周伟 《中草药》2012,43(11):2116-2119
目的 研究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000000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龙船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甘露醇(1)、十八酸(2)、1,5-环辛二烯(3)、β-谷甾醇(4)、(10E)-9-oxooctadec-10-en-12-ynoic acid(5)、壬二酸(6)、dihydromasticadienolic acid (7).结论 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船花脂酸(ixoraliphatic acid).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龙船花中分离得到,其中D-甘露醇在干药材中质量分数高达0.3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