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臀肌挛缩症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行挛缩组织松解术,而术后局部引流是否通畅对切口愈合影响甚大。本文总结了近四年我院收治的臀肌挛缩症361例,分成术后橡皮条和负压引流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组效果明显优于橡皮条引流组(P<0.01),能有效地防止血肿形成,利于切口愈合。为促进患儿术后尽快恢复,强调术后24h内确保引流通畅,预防血肿形成;协助作被动功能锻练和出院前卫生宣教及随访指导是术后护理的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对化疗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复方中药敷剂治疗和预防化疗静脉炎66例,411条静脉。观察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敷剂在使炎症消失,血管软化和通畅等方面非常明显地优于双柏散组,同时对化疗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效果。为使用方便,进行精提后制成涂膜剂对药物的治疗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随机对83例经阴道分娩的健康产妇的会阴部菌群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83例产妇会阴部检出条件致病菌94例种,致病菌26例种,发现分娩后的产妇会阴部细菌种类和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细菌的分类和鉴定,经统计学处理,发现胎膜早破者会阴部检出条件致病菌的种类比胎膜未破者明显增多;肛查次数越多,导致产后产妇会阴部细菌检出率明显增高。说明胎膜早破和产程时间越长,肛查次数越多,产妇发生感染的机会就越多。提出对胎膜早破者应严密监控,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要尽量减少肛查次数,并加强对产房环境和消毒物品隔离与微生物监测。以预防感染,提高产妇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作者介绍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妇女围产期的监护及护理体会,提出换瓣术后妇女对妊娠要持慎重态度,整个孕期需要有经验的心内科及产科医生密切监护。分娩期除做好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外,必须加强循环系统的护理,监测心肺功能及凝血情况,尽量缩短产程,积极预防感染,减少产后出血。本文还对妊娠期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分娩期及产褥期调整及更改抗凝药物、防止出血及血栓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妇女在怀孕期间,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如风疹、巨细胞病毒等。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Human rota rirus简称H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为进一步观察孕妇是否引起宫内感染,以及孕妇HRV感染与产道污染及新生儿感染和周围环境污染的关系。藉以探索其传播途径,阻断HRV重直传播与水平传  相似文献   
6.
有资料报告新生儿出生3日内检出轮状病毒(HRV),在儿科新生儿病室曾有流行。为了解产婴室内HRV传播是否与护理操作有关。我们对产婴室工作人员的手及门把、地板、尿布、婴儿床等物品进行了抽样检测,阳性率为9.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94名新生儿随机分为A、B、C、D四组。A、B、C组分别于出生后24h、l月龄和6月龄时于三角肌部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产,批号8611-5)10μg、5μg、2μg;D组为空白对照。7月龄时采血,用SPRIA法检测抗-HBs,试剂由南方医院传染科提供,S/N≥2.1为阳性。抗-HBs效价按下面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复方中药敷剂治疗和预防化疗静脉炎18例,94条静脉。观察结果表明,复方中药敷剂在使炎症消失、血管软化和通畅等方面非常明显地优于双柏散组,同时对化疗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效果,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化疗静脉炎预防和治疗药物方剂。文中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剂型及化疗时常规应用中药复方敷剂作为护理常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复方中药敷剂预防和治疗化疗静脉炎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具有清热解毒、散结去瘀作用的中药中筛选出一组方剂,加工制成外用敷剂,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对化学药物(5-FU)静脉注射所引起的无菌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较现用中药“双柏散”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RTPCR方法对250例孕产妇宫颈分泌物、粪便、及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孕产妇HRV肠道感染率为26%,宫颈分泌物HRV阳性为72%。HRV感染的孕妇是新生儿HRV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宫颈分泌物HRV阳性孕妇其新生儿有50%受染;同时出生3天内的新生儿HRV感染随天龄增加。结论:HRV感染的孕妇分娩过程是其新生儿HRV感染的重要感染源,与新生儿接触的物品及工作人员的手等是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