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给予常规模式管理的血液透析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给予HFMEA模式管理的血液透析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事件发生率、失效模式RPN值及临床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77% vs. 26.15%),6项失效模式RPN值低于对照组,分别是60.6±8.2 vs180.3±16.8、90.0±9.2 vs240.9±26.8、48.7±5.2 vs126.1±11.8、112.8±9.5 vs378.2±29.3、96.3±6.5 vs336.2±52.6、60.8±5.6 vs180.1±12.8,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FMEA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可显著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与失效模式RPN值,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耿志英  于晓美  张文慧  李廷闪 《护理研究》2012,26(30):2838-2839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感觉运动系统疾病。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远期并发症"RLS"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病人在夜间睡眠和静息状态时,出现双下肢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如蚁走感、虫蚀感、麻木感等,亦可伴有烧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接受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100例,对照组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试验组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小分子、中大分子毒素水平、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磷、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 C水平)、认知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透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滤过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均可取得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应用,则可更好对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进行清除,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