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 引言 椎动型的颈椎病急性发作,多表现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行走不稳等症状,是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一种基本病因。本文采用小剂量甘露醇疗法治疗该病。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急性椎动脉型颈椎病共87例,男52例,女35例。年龄36-65岁。平均50(49±6.2)岁。对照组84例,为同期治疗患者,男52例,女32例,年龄38-63岁,平均51(50±5.8)岁。两组患者年龄,病情轻重用药前基本相当(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其与发病部位、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缺陷的关系。方法:选择1999-01/2003-12原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南院区神经内科及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急性组为首次发病住院,脑卒中后即日~2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慢性组为脑卒中后3个月~1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急性组在住院后两三周、慢性组在病情稳定时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抑郁评估,以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采用经颅超声彩色多普勒经颞窗探索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脉冲频谱和血流参数。重点观察急性组和慢性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者与非抑郁障碍者脑底干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同时通过脑CT或MRI确定脑卒中发病部位,分析不同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抑郁障碍判定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Ⅱ-R)。以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抑郁障碍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11~20分为轻度抑郁障碍;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障碍。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经颅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神经功能缺陷量表以及抑郁量表测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36.6%(52/142),男23例,女29例;慢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45.1%(46/102),男22例,女24例;慢性组高于急性组,女性略高于男性。②慢性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急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82±2.66),(18.72±1.63),t=1.981,P<0.05]。③不同脑卒中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不同,单一类型中脑卒中发病部位为额叶、颞叶、基底节时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④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抑郁障碍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低于非抑郁障碍患者,阻力指数高于非抑郁障碍患者。结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发病部位有关,抑郁障碍影响脑血流速度,脑卒中慢性期抑郁障碍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赵元平  于恺  薛莹  王磊  宋兆伟  刘静  张军 《临床军医杂志》2023,(11):1117-1120+1124
目的 探讨血清Caspase-3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水平变化,以及其与PCI后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自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行急诊PCI的124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再灌注损伤将患者分为两组,再灌注损伤组39例,无再灌注损伤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清Caspase-3水平,采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术前Caspase-3水平对再灌注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术前脑钠肽、术前心肌肌钙蛋白Ⅰ、术前低密度脂蛋白、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损伤组术前白细胞计数高于无再灌注损伤组,术前血钾低于无再灌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损伤组和无再灌注损伤组术前即刻血清Caspase-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损伤组术后即刻、术后6 h血清Caspase-3水平均高于无再灌注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 ,2 7岁。以发作性呼吸急促、全身乏力 5小时 ,神志不清 1小时为主诉来诊 ,以“昏迷原因待查”收神经内科病房。既往有糖尿病史 3年 ,入院前 3天患上感。入院后查体 :T37.1℃ ,P12 8次 / min,R4 2次 / min,BP15 0 / 90 mm Hg。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黄染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表浅而不规则 ,心音低弱、奔马律 ,A2 >P2 。肝脾 (- )。神志不清 ;双眼球固定于中央位 ,双瞳孔 2 mm,对光反应迟钝 ,压眶无反应 ,睫毛反射弱。肢体坠落试验 (+) ,四肢肌张力低 ,腱反射消失 ,病理征 (- ) ,脑膜刺激征(- )。脑 CT正常…  相似文献   
6.
急性和慢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及其与发病部位、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缺陷的关系.方法:选择1999-01/2003-12原沈阳铁路局中心医院南院区神经内科及泉州市第一医院神经科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急性组为首次发病住院,脑卒中后即日~2个月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慢性组为脑卒中后3个月~1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急性组在住院后两三周、慢性组在病情稳定时应用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抑郁评估,以加拿大神经功能缺陷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估,采用经颅超声彩色多普勒经颞窗探索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脉冲频谱和血流参数.重点观察急性组和慢性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者与非抑郁障碍者脑底干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同时通过脑CT或MRI确定脑卒中发病部位,分析不同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抑郁障碍判定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CCMD-Ⅱ-R).以老年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抑郁障碍严重程度的评定标准,11~20分为轻度抑郁障碍;21~30分为中、重度抑郁障碍.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经颅超声彩色多普勒检测、神经功能缺陷量表以及抑郁量表测评,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急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36.6%(52/142),男23例,女29例;慢性组有抑郁障碍症状者占45.1%(46/102),男22例,女24例;慢性组高于急性组,女性略高于男性.②慢性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急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2.82&;#177;2.66),(18.72&;#177;1.63),t=1.981,P<0.05].③不同脑卒中发病部位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不同,单一类型中脑卒中发病部位为额叶、颞叶、基底节时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④急性和慢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抑郁障碍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低于非抑郁障碍患者,阻力指数高于非抑郁障碍患者.结论: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与发病部位有关,抑郁障碍影响脑血流速度,脑卒中慢性期抑郁障碍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收集我院3年来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急性血栓性梗死124例,以同期单纯药物治疗组64例做对照,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病残等级评分[2]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治疗组124例,男81例,女43例,年龄46-76岁,平均63岁,其中伴高血压86例,伴糖尿病者19例,冠心病史者48例,高血脂症76例,由TIA发展为脑梗死者9例。对照组64例,男42例,女22例,年龄48-75岁,平均63.8岁,两组病人均在入院时行血液流变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论认知领悟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的治疗效果,与单纯应用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将符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38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用药(SSRⅠ类药物,苯二氮革类及中成药)。研究组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再按照钟友彬教授认知领悟疗法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进行认知领悟治疗。普布朗(Y—BOCS)强迫量表评出3~6个月的Y—BOCS积分。结果强迫症认知领悟疗法辅以SSRI类等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结论强迫症的认知领悟疗法辅以SSRI类药物治疗,疗效好,更适合强迫症的治疗,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早在1924年,Bleuler。就已经认识到卒中患经常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1951年他提出了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ission,PSD)情绪可持续数月或更久,但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1977年Folstein等报道,抑郁是卒中后常见的伴随症状,其发生率为30%~44%。此后有关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才逐渐成为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我院1995~1998年收治的12例丘脑性痴呆病人进行临床、神经心理、语言评估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9例,女3例,年龄50~76岁,平均61岁。其中10例患高血压病,2例患糖尿病,4例患冠心病,左侧丘脑出血5例,右侧丘脑出血4例,丘脑豆状核变性1例,双侧丘脑梗塞2例。初呈神志昏迷者3例,意识朦胧2例,嗜睡2例,其余5例神志基本清晰。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3例,7例有较明显的锥体束损害,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出血量10~13ml。全部患者均行脑CT检查,2例双侧丘脑梗塞及1例豆状核丘脑变性又做了脑MRI检查。12 诊断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